证券市场20周年系列报道:闯荡上海滩股海搏杀威名扬_顶尖财经网

证券市场20周年系列报道:闯荡上海滩股海搏杀威名扬

加入日期:2010-12-18 15:31:56

  见证中国证券市场20周年系列报道

  成都第一代“红马甲”刘晓亚追忆往事

  成都晚报昨日推出“悬赏1万元寻找成都最老资格股民”活动后,在读者和股民中引起强烈反响。成都晚报记者将与提供线索者联系,也欢迎读者和股民继续提供线索或自荐。

  在回顾20年来川军征战股市的历史时,成都第一代股市交易员(俗称“红马甲”)浮出了水面。而率先代表四川省信托闯荡上海滩、操盘四川第一个大机构自营盘的刘晓亚,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弃仕途做第一代“红马甲”

  作为中国证券市场20年发展历史的见证者,现任和兴证券董事长的刘晓亚在成都证券圈内名气很大,但他面对媒体却很低调。成都晚报记者几经周折,昨日在其办公室见到了他。

  刘晓亚对成都晚报记者介绍说,1992年,他是某省级机关综合处副处长,当时风华正茂,仕途前景广阔。同年6月,他被调到四川省信托证券部,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由此放弃了仕途,下海结缘了证券。当年,上证所在海虹宾馆开设培训班(这一年开办的培训班被公认为中国证券行业的“黄埔军校”),刘晓亚和国金证券(600109)现任董事长冉云均为“黄埔军校”学员,是成都第一代“红马甲”。

  带两名年轻助手闯荡上海滩

  同年,刘晓亚带着两名年轻助手被公司派往上海。除注册资金由公司提供外,其他几乎白手起家,设立办公地点、开展营销都是亲力亲为。刚开始是在上海大厦酒店租建了一个大户室,每天房租200元。当时,上证所会员有五六十家,大家对刚刚萌芽的证券市场都是两眼一抹黑,只能边学边干。刘晓亚每天找朋友、托关系、跑讲座、四处拉客户,圈内朋友竞争起来互不相让,但私底下大家关系很好,一起吃饭、交流、唱歌,迄今都还是好朋友。

  宝延一战成名吸引上海大户

  1993年国庆节前夕,深圳宝安集团通过二级市场购买延中股票多达19.8%。延中实业的秦国梁为了防止易帜,找到施罗德集团香港宝源投资作顾问,希望实行反收购,最后在证监会协调下,“宝延风波”得以平息。

  在深宝安举牌前,川信上证(四川省信托投资公司上海证券营业部)客户数千万元资金全仓潜伏进入延中实业,并在高位全身而退,斩获颇丰,在上海滩一战成名。由此吸引了一大批上海大户,他们找到刘晓亚,要求进入他的大户室。当时,刘晓亚走在淮海路上,沿街店铺老板甚至卖水果的人都会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并亲切地称他“刘大老板”。

  上海滩大户“全天候”理财

  刘晓亚回忆说,当年在上海滩被散户奉为神明的超级大户,最牛的开辆富康,配司机和女秘书各一名,自有资金400万元。当时没有百元钞,都是10元面额的钞票,一麻袋钱相当于100万元。资金来源大致有3种,一是炒“老八股”和炒邮票赚的,二是落实政策的补偿金,三是海外关系带来的资金。

  刘晓亚介绍说,那时,文化广场体育馆上万散户集中在一起交易。当时是人工报单交易,大户经常利用这个情况,不断散布不同的“小道消息”,导致上万散户填的单要不全是红单(买),要不全是绿单(卖)。这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很快就被监管部门纠正了。

  刘晓亚总结说,上海滩大户理财意识总体上很强,不少大户逢周五都会把钱转出去,利用周末,抓紧时间短线炒一下外汇,到下周一再把钱转回股市。相比而言,成都第一批在“红庙子”淘到金的大户,眼光、理念相对落后,个人的赌性很大。

  铮铮汉子为“电话线”哭泣

  1994年,刘晓亚在操作公司数千万元自营盘时被套牢,面临生死一线的战斗,但他没有掉过一滴眼泪,只是从此落下了失眠的毛病。

  不过,刘晓亚这位铮铮汉子也有极为性情的一面。四川省信托公司筹建福兴街证券营业部时,那个年代通讯传输手段很原始,没有光缆,即时交易数据全部依靠电话线传递。当该营业部沪蓉两地交易电话经过数月努力接通后,远在上海的刘晓亚为这根电话线激动得哭了大半天。其中的理由很简单:电话畅通了才能保证成都股民交易畅通。

  采访快结束时,成都晚报记者提出了一个疑问:证券圈是一个巨大的名利场,20年来在名利面前倒下的“证券达人”数不胜数,刘晓亚究竟是依靠什么保持了洁身自好?刘晓亚的回答是:“说我不爱钱那是假话,说我胆子小也是假话。我从小家教非常严。最重要的是,我看重的是人生价值,视荣誉如生命,洁身自好逐渐成了习惯。人生难有几回搏,曾经在上海滩闯荡资本市场的那一段经历,是自己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岁月。”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