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多家银行被提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否认会高通胀_顶尖财经网

传多家银行被提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否认会高通胀

加入日期:2010-11-10 18:54:33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一年央票意外上升5个基点 加息前奏还是回笼信号
  昨天,周二公开市场操作结果让市场惊出一身冷汗:已连续两周持平的一年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突然上涨了5个基点,一时间市场仿佛感到加息即就在眼前,当天债券现券市场收益率再度全线上涨。
  央行昨通过公开市场发行320亿元一年央票,由于发行量较上周减少了近200亿元,市场很自然地认为,这是央行为稳定一年央票的利率水平而减少回笼量,孰料发行利率水平竟上升了5个基点,落在2.3437%。
  由于在公开市场操作的历史上,曾出现过在央行宣布加息前,一年央票发行利率提前上涨的先例,因此,昨天一年央票利率上升后,加息预期迅速在市场中弥漫。在银行间现券市场上,一年央票二级市场收益率快速调整到位,至2.34%。而三年央票收益率则在一天内经历大幅震荡,在发行结果宣布前,一度曾在乐观的氛围中下降至3.10%;待发行结果宣布,则大踏步上升,至收市至3.19%。在其他现券品种方面,国债、金融债各期限收益率全线上升,其中短端利率上涨最为迅猛,一年期国债和金融债收益率分别上涨了11和6个基点。
  但是对于一年央票利率上升是否代表央行发出升息信号,业内仍然存在分歧。一家大行研究人员表示,这更可能是央行通过提高央票利率加大未来资金回笼规模。同时,自今年加息后,一年央票利率上升幅度累计为25个基点,刚好与此次升息幅度的吻合,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加息信号指向并不强烈。
  的确与其他品种相比,一年央票的投资吸引力并不突显。虽然一年央票目前并未出现一、二级市场收益率倒挂现象,但是其与同期限结构金融债的利差过大,已经超过30个基点,而在通常情况下,则是10至20个基点之间。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相比市场揣测的加息信号,还有一个信号更值得市场重视,即央行将在未来持续加大资金回笼力度,而主动、分步提升央票利率,加大央票的资金回笼能力则可能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虽然目前很难判断一年央票利率上升至何种程度才能获得市场认可,但是将流动性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则是公开市场操作的大方向,其间甚至不排除在常规工具无法胜任的情况下,重新启动准备金率的可能。(.上.证 .丰.和)

 

  1年期央票利率上涨发出再加息信号?
  专家称,10月份CPI等数据将是近期是否再度加息的重要依据
  央行于11月9日以价格招标方式发行了2010年第九十七期央行票据,发行量320亿元人民币,期限1年,参考收益率2.3437%,较上期上浮0.0524个百分点。对于1年期央票利率的意外上升,市场认为有两方面意义,从短期看,是迫于资金回笼压力从采取的微调措施;从中长期看,若通胀形势继续恶化,则意味着年内再次加息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一位上市券商研究人士称,1年期央票利率的意外上调且幅度较小,或许预示着央行对货币政策是否进一步紧缩也存在着疑虑。但1年期央票利率上涨在此之前都是加息的前兆,且屡次应验。
  刚刚公布的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报告认为,未来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较大,需加强通胀预期管理,并强调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形势发展要求,继续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回归常态水平。
  据此,这位人士进一步分析,加强通胀预期管理和引导货币条件回归常态水平是央行未来的两项重要工作,且这两项工作互相关联。央行货币政策目标之一就是管理通胀预期,因此长时间的维持负利率状态显然是不可行的。所以说,为了将CPI控制在年初制定的3%左右的涨幅,央行在年内再次加息是完全可能的。
  但另有研究人士表示,央行在10月20日刚刚加息,尽管市场对紧缩政策有预期,但估计近期是否再度加息的重要参考依据将是10月份的CPI等重要数据。
  央行自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1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步上调0.25个百分点,这是近三年来首次加息。
  国家统计局周四将公布10月份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等重要经济指标,市场普遍预计CPI将再创新高,达到4.0%左右。这距离年初设定的3%左右涨幅的调控目标越来越远。
  出于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趋稳以及通胀情况的判断,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认为,非常时期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已圆满完成使命,在当前的形势下货币政策的目标、取向有必要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即货币政策应该逐步回归常态,而这种常态就是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当前货币政策的重点,他特别强调要管理好通胀预期。他认为,今年年底物价可能超出年初的预计,实际通胀也可能有所上升,而明年通胀形势也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他指出,央行有一些工具可以理顺价格体系,这将有助于资源要素价格的配置。
  央行公开市场此前连续三周净回笼资金1235亿元,其中上周仅净回笼5亿元。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交易员指出,由于二级市场收益率水平近期上行幅度较大,央行在现有央票发行收益率水平下回笼资金的难度加大,也可能是迫于回笼压力而允许央票利率走升。
  此外,昨日央行公开市场仍未进行正回购操作,至此28天期正回购已经暂停逾半年。
  该交易员认为,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海外市场流动性宽裕,国内通胀压力明显,市场普遍预期10月份CPI同比增幅将创年内新高,为此央行采取提高央票利率的举措,旨在通过公开市场回收流动性,但暂还无法判断央行近期是否会进一步上调存贷利率,不过这会成为短线压制股市的主要因素,指数或维持整理格局。(.证.券.日.报)(www.ccstock.cc)

 

  流动性回笼压力加大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概率大增
  稳定了一周之后,11月9日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重启升势。分析人士称,为提振公开市场回笼能力,央票发行利率上行含有主动压缩利差的意味。不过,面对未来更高的流动性回笼压力,公开市场工具仍然显得捉襟见肘,这使得准备金政策及定向央票被动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央票利率上行并非加息信号
  在2.29%水平稳定了一周之后,本周二(11月9日)1年央票发行利率再启升势。当日发行的320亿元1年央行票据参考收益率为2.3437%,较前一周上调5.24个基点。在10月20日基准利率上调后,1年央票曾在10月27日当周一次性上调了约20个基点。
  与上次调整相比,本次1年央票利率上行更多地体现的是二级市场的牵引作用,在幅度上也温和许多。11月以来,各期限央票品种二级市场利率纷纷大幅攀升,一二级市场利差缺口骤然放大。截至11月8日,3个月央票发行利率为1.7726%,较银行间收益率低约20个基点;此次上调前,银行间1年央票收益率已升至2.412%,高出原发行利率约12个基点;3年品种利差倒挂问题最为突出,一二级市场利差高达31个基点。与此同时,一二级市场定价失衡的状况对一级交易商的需求制约日益凸显,这从近期公开市场回笼操作量的萎缩上可见一斑。
  有分析认为,当前冲销过剩流动性的任务较为严峻,为化解价格矛盾、提振央票需求,适时上调一级市场央票定价(尤其是1年期品种)便顺理成章。而目前来看,提高1年央票发行利率的效果最为明显,因为当前1年央票一二级市场收益率最贴近。
  当然,作为基准利率的风向标,1年央票发行利率上调不免会引起市场关于政策变动的遐想,尤其是在10月CPI数据公布前夕这一敏感时刻。不过,东兴证券分析师钟华认为,此次发行利率上调幅度有限,并没有完全吸纳市场对于利率进一步上升的担忧。更何况,信号灯在本轮加息前失灵,导致1年央票利率的指标作用已受到质疑。因此,他认为此次调整体现的市场因素要胜过政策涵义。
  准备金及定向央票或再被使用
  针对未来数周公开市场每周最多不过千亿的到期资金,目前公开市场工具组合已经可以完成中性对冲任务。然而,面对持续高企的通胀压力以及大举流入的热钱,仅限于对到期资金的中性对冲显然不够。这就为央行未来的流动性回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加大资金对冲力度的途径上,有市场人士指出,即使各期限央票发行利率均出现上调,短期内大幅提升公开市场回笼规模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首先,当前市场信心不稳,发行利率往往比市场利率的变化滞后许多,在收益率曲线企稳前,机构往往不会轻易出手;其次,3个月央票到期会在春节之后,对机构吸引力比较有限,这也是上周91天正回购暂停操作的原因之一;第三,3年央票利差过大,发行量难以迅速提升。
  申银万国表示,既然公开市场工具受到制约,准备金政策很可能是央行不得不选择的工具。而且,准备金政策在发挥约束信贷投放,以及回收外部流动性的作用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除此之外,定向央票提供了常规数量型工具之外的另一种选择。东方证券指出,定向央票也是强制回笼流动性的工具之一。历史上央行发行定向央票或为回收流动性,或作为惩罚性措施工具防止银行放贷速度过快。据统计,2006年央行就曾发行了4期总规模达3700亿元的定向央票,2007年央行也发行了6期定向央票。(.中.国.证.券.报)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