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期货投资 >> 文章正文
 

2017年国内期货市场十大猜想
时间:2017-1-3 7:43:37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原标题:2017年国内期货市场十大猜想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开局之年,期货市场稳步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但是,在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股指期货受限,严重影响期货市场健康发展;部分期货品种价格波动较大;期货公司谋求业务转型之际,急需专业人才,但却难阻人才外流趋势。

  前路漫漫,展望2017年,预计多重利好政策将落地,商品期权即将上市、股指期货有望循序渐进式松绑、部分品种国际化取得进展,这将引领期货市场再上新台阶,我国期货市场将迎来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时机。

  [1][宏观经济企稳大宗商品阶段性行情有望持续]

  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火如荼,去产能改善供需关系,工业部门走出通缩,企业盈利持续改善;去库存降低房地产市场存销比,提升房地产商补充库存冲动;去杠杆推动货币政策趋于保守,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缓解金融风险。2016年8月以来,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4个月站上50.0荣枯分水线,并且一直延续上行趋势,刷新自2014年7月以来的高点。2016年9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由负转正,结束了连续54个月的负增长。PMI和PPI的持续上升,表明经济增长由落转稳,企稳基础进一步稳固。展望2017年,预计经济探底走势将持续,底部有所抬升。

  经济运行周期是决定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趋势最重要的因素。按照“美林时钟”理论,在流动性一定的情况下,四类资产(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现金)会随经济周期波动而滚动。在经济衰退和复苏时,大宗商品的收益通常在四类资产中最低;在经济过热时,大宗商品的收益位居四类资产之首。随着经济周期迎来温和性通胀,即“经济上行、通胀上行”,通胀上升增加了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可能出台的加息政策降低了债券的吸引力,股票的配置价值相对较高,商品将明显走牛。2016年大宗商品的表现可谓一骑绝尘,对比股、债、商品三类资产可以发现,截至12月29日,南华商品指数涨幅为53.37%;中证全债涨幅为1.77%;沪深300指数表现最弱,年内下跌1.05%。有不断转好的基本面作为支撑,2017年大宗商品的阶段性牛市有望持续。

  [2][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复杂多变“黑天鹅”事件多发]

  2016年6月英国脱欧以及11月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都引起了全球市场的巨幅振荡。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纷繁复杂,市场方向变化难以捉摸。“黑天鹅”不仅是过去时,也有可能是未来时,投资者必须警惕2017年更加频繁爆发的“黑天鹅”事件,比如特朗普新政、欧元区多个国家即将公投和大选等,这些都会给中国经济带来较大影响。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将正式开始履行总统职责。若美版基建计划一旦落地,对大宗商品走势将是重要推动。2017年的欧洲或许会是一个“天鹅湖”,将有“黑天鹅”不断飞出。一是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总理伦齐辞职,进而导致反对派五星运动党上台。五星运动党是一个民粹主义政党,多次呼吁就退出欧元区进行公投。二是2016年11月法国现任总统奥朗德宣布放弃连任。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法国民调中领先的法国国民阵线是一个极右翼组织,该政党领导人多次呼吁退出欧元区。三是2017年9月份德国大选,现任总理默克尔如何应对右翼政党的冲击,仍有待观察。如果意大利、法国政局都出现变动,欧洲将出现不稳定局面。而一旦德国也出了意外,整个欧元区很可能面临解体。这些事件都可能在2017年对欧洲乃至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3][期货新品种上市丰富完善现有品种体系]

  2017年,国内期货市场将上市多个新品种。棉纱、乙二醇和原油期货经过多年论证和筹备后,上市步伐越来越近;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在研究生猪期货;2016年人民币汇率一路走低,推出外汇期货显得尤为重要;2016年12月美联储加息后,我国国债期货上市后首次跌停,推出短期利率期货、丰富利率期货品种体系是应对利率风险的上策。

  筹备中的乙二醇和棉纱期货均是已有品种的上下游产品,有助于产品系列化的实现。乙二醇期货可以配合现有的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氯乙烯(PVC)等石化期货品种,帮助聚酯企业和乙二醇企业完善套保体系。棉纱是棉花的下游品种,棉纱价格的运行方向虽然与棉花基本一致,但两者涨跌频率和幅度往往不相同。相对而言,作为工业品,棉纱价格受下游需求影响更大。除此之外,交易所也在储备新的品种,如生猪期货。生猪期货不同于其他品种,它的标的是一个活体,需要在交割体系上有所创新,这也是难点所在。

  市场对原油期货上市可谓期盼已久。原油期货的推出,一方面有助于我国完善能源品种体系,增强我国应对国际能源价格风险的能力,助力我国构建立体化、多元化能源安全体系,为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在原油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中国作为原油最大进口国,有望通过原油期货争夺原油定价权,并与布伦特、WTI一起建立全球24小时滚动交易网络。

  随着人民币汇率下行,实体企业、金融机构、投资者等外汇避险、投资需求不断增强。推出外汇期货,一是可以为企业提供外汇风险管理工具,进而服务实体经济;二是可以加强外汇储备管理,有效化解外汇储备风险,实现国际收入平衡;三是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目前境外已经有8家交易所上市人民币期货,人民币定价权岂能拱手相让。外汇期货的上市,有助于建立健全有深度和广度的外汇市场体系,形成外汇即期、远期、期货、期权等相配合的衍生品体系,奠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基础。

  2017年美国将迎来多次加息,在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同时,必将冲击我国债券市场。尽快推出短期利率期货,完善利率期货产品体系,充分发挥现有国债期货的作用,不仅能为市场参与者提供避险对冲工具,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避险需求,而且能够与现有的中长期国债期货形成呼应,共同促进基准利率曲线的形成,进而完善利率市场定价机制,并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4][股指期货松绑助力期市功能有效发挥]

  2015年夏季发生的股市异常波动至今令人心有余悸,不少人将本轮股市异常波动的原因指向股指期货。监管层也在当年采取三大措施限制股指期货交易,这对股指期货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目前仍处于“休克”状态。截至2016年11月,股指期货交易量比2015年同期下降97%,成交金额更是降到8.67万亿元。

  限制股指期货将使股市积压的流动性无处释放,在市场局部形成更难疏导的“堰塞湖”,导致股市风险进一步聚集,加剧股市的振荡。可以说,将股指期货打入“冷宫”是应对股市异常波动的非常规措施,希望通过这一限制措施来降低股市的波动。如今股市交易逐渐恢复正常,继沪港通之后,又开启了深港通。为了应对内外资本市场风险传导,为了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为了保证股指期货应有功能的发挥,应尽快为股指期货正名,恢复股指期货常态,对股指期货的限制部分保留、部分放松。例如,对频繁报撤单及延时交易的限制均会保留,而对手续费、保证金、交易量的限制则应尽快放松。

  早日松绑股指期货,于股市于期市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健康稳定的A股市场需要股指期货的功能发挥,若股票市场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投资者的避险需求将被急剧放大。投资者对冲风险工具首选仍是股指期货。

  券商、基金、期货、私募等机构投资者的资管业务也因股指期货受限而严重受阻。机构在配置现货资产的同时,需要有对冲现货标的风险的管理工具,利用股指期货构建alpha、beta策略可实现风险转移。运用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和期现套利,不仅有助于化解转移股票市场的风险,而且有助于减缓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动。

  股指期货受限已一年有余,目前对其松绑的时机已成熟。因此,为了股市的长期健康发展以及期货市场的功能发挥,预计监管层将在2017年放松对股指期货投资者持仓手数的限制,下调保证金比例以及手续费。

  [5][商品期权推出风险管理业务获新抓手]

  准备多年的商品期权即将开闸。证监会已批准郑商所、大商所分别开展白糖、豆粕期权交易。商品期权作为期货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资本市场最具活力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

  商品期权的推出,将进一步丰富我国期货市场交易方式,对于市场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它将丰富涉农企业风险管理工具,更好地满足农业企业精细化、多样化的风险管理需求;商品期权的推出有助于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充分发挥;期权产品又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更加精巧的投资工具,建立起现货、期货与期权价格之间的网状关系,三个市场价格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使价格发现和资产配置效率得以进一步提高。同时,期权交易将推出做市商制度,做市商主要有如下功能:一是价值发现,做市商通过专业估值促使期权价格更趋近于其实际价值;二是增强流动性,能让市场交投活跃起来;三是稳定市场,做市商通过双向报价和交易平抑期权价格波动,增强市场稳定性。

  农产品期权还是管理农产品价格风险的重要工具。期货公司利用农产品期权可以进一步发展风险管理业务。“保险+期货”试点已经在涉农企业中积极推进,期权产品推出后,还可以积极尝试“保险+期权”的模式。保险公司通过购买看跌期权来分散保险的巨额赔付风险,保险公司给农民承保就相当于卖出看跌期权,承担了农产品价格下跌风险,同时购买与承保品种相同的看跌期权来对冲承接的风险。当保险标的价格上涨时,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可以支付期权费用;当保险标的价格下跌时,保险公司通过选择期权行权所获得的盈利来弥补保险赔款支出,规避价格保险面临巨额赔付的风险。

  [6][期货公司融资渠道日趋多元进军资本市场步伐加快]

  最近几年,期货公司除了传统的经纪业务外,开始着力发展创新业务,在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公司业务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发力。目前各家期货公司开展的创新业务均为重资本业务,对期货公司资本金消耗较大。同时,证监会的监管框架以净资本为核心,期货公司各项创新业务能否拓展均取决于其资本实力。因此,2017年期货公司进军资本市场的步伐将再度加快,其融资渠道也会更加多元化。

  首先,期货公司股权融资的选择范围不断扩大。当前新三板已经成为期货公司股权融资的主渠道。自创元期货2015年4月9日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以来,在新三板挂牌的共有7家期货公司,目前还有多家期货公司排队等待上市,预计2017年新三板将迎来期货公司上市潮。

  其次,港股、A股也是股权融资的又一重要途径。2015年,鲁证期货和弘业期货先后在港交所上市,分别募集7.3亿元人民币和6亿多港元。2016年12月9日,证监会发布11家企业预披露,瑞达期货赫然在列。业内人士表示,瑞达期货一旦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获得核准,A股市场将告别没有期货公司的历史。

  最后,次级债融资也是补充资本金的另一手段。次级债发行简单、周期短、效率高且不影响公司的股权结构和决策,受到期货公司的青睐。自2015年6月18日,东证期货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总额6亿元的次级债券,成为首家发行次级债的期货公司以来,已有多家期货公司通过次级债形式补充资本金。

  [7][期货公司分化明显行业人才持续外流]

  近年来,以经纪业务为核心,投资咨询、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业务为补充,成为大多数期货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差异化的定位与发展路径也体现在其中。不同背景、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的专业优势,决定了期货公司不同的战略定位,未来或将形成金融型、商品型、专业型期货公司百家争鸣的行业态势。同时,期货公司的地理版图几乎仍未改变,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东和浙江。其中,上海公司数量最多,浙江省的营业部数量是全国最多的。在具体业务方面,可概括为“政策北京、市场浙沪、国际广东”。在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述地域特点决定了不同地区期货公司的发展周期。在行业创新发展阶段,浙沪、广东地区期货公司最具优势,而在行业合规监管阶段,无疑是北京期货公司发展最为稳健。

  在期货公司业务转型之际,期货公司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期货公司从业人员却在持续外流,专业人才缺口放大。其突出表现为期货公司核心业务人才流向私募,交易所和期货公司高端管理人才流向场外。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在金融行业中期货公司薪酬水平较低,且业务单一的劣势凸显,员工职业提升通道有限,一些员工流向证券行业;二是金融行业衍生品人才稀缺,期货公司培养出来的创新业务人员,较多地流向了私募基金、公募基金、互联网金融企业等财富管理机构;三是互联网开户不断发展,市场开发多元化,中介公司介绍业务比重加大,期货公司削减部分市场开发人员;四是行业公司并购重组和发展轻型营业部的趋势显现,公司内一些职能重复的岗位减员。

  [8][期货市场国际化提速品种国际化是突破口]

  在沪港通、深港通之后,港交所正在积极谋求沪伦通、股指通、商品通,互联互通,一通百通,内地资本市场的开放势在必然,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也将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者参与内地期货交易,越来越多的期货公司和投资者走出去参与境外期货市场;原油这一国际化期货品种即将推出,2017年期货市场国际化将提速。

  期货市场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具有战略意义。第一,期货市场国际化是提升中国金融软实力的重要举措;第二,期货市场国际化是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财富分配的重要途径;第三,期货市场国际化是争夺大宗商品话语权的重要手段。

  我国期货品种上市早晚不同、成熟程度迥异,因此,国际化品种的选择和国际化的方式应适应期货品种的特性,不应遵循定例。第一,成熟的特色品种率先“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第二,有针对性地推出区域性品种。第三,期货产品系列化需进一步提速,完善产业链品种体系。第四,就期货品种国际化方式而言,期货交易所一方面可以引进境外投资者;另一方面可以积极探索与境外市场进行产品互挂,充分利用境外市场资源,降低品种国际化的操作成本。

  [9][混业监管迫在眉睫监管与创新张弛有度]

  改革金融监管框架,是供给侧改革、去杠杆的必要组成部分。自2015年股灾以来,金融混业风险不断暴露,理论界对监管改革展开激烈讨论。分业监管体制下,各种金融产品分属于不同监管部门,标准互不统一,各类资产之间的资金流转难以及时监测。

  有多头监管,就有监管真空;有分割,就有套利。监管不统一,会引发监管套利,增加系统性风险隐患。如部分机构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业务转移等途径,在不同属性的业务之间腾挪资产,将业务从监管较严的市场转向监管相对宽松的市场,变相规避监管规定,这使得风险在不同产品、不同机构、不同市场间传导,削弱了宏观调控、审慎监管的有效性,增加了系统性风险的隐患。因此,跨市场混业监管迫在眉睫。

  同样,创新与监管应当张弛有度。监管过度会遏制创新,导致创新不足;监管宽松则容易忽视市场风险。创新是自选动作,而不是规定动作,其原则应当是对于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其有更多的空间不断创新。相比之下,监管才是规定动作,监管部门需要列出“负面清单”,监管机构应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2017年市场监管力度有可能进一步加强。

  [10][场内场外均有痛点期现市场急需转型升级]

  我国期货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不成熟。与此同时,大宗商品场外市场近年来发展如火如荼。场内、场外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均面临着各自的问题与挑战。

  具体到场内期货交易所来说,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场内市场受到场外和境外的双重倒逼。一是场外市场吸纳的资金远大于场内市场,场内诸多未上市的品种场外均有涉及。二是港交所在深圳成立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不仅与几家期货交易所形成正面竞争,而且吸纳了期货市场诸多人才。

  从期货市场自身发展来看,一是市场规模较小,市场深度不够。二是期货市场发展质量有待提高。因此,2017年,场内市场唯有创新才能发展,唯有创新才能转型,唯有创新才能升级。

  就大宗商品场外市场而言,弥补期货市场不足的同时也暴露出自身的问题,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预计2017年场外市场将会面临空前的监管压力。一方面,监管部门对场外市场的清理整顿力度逐步加大。2016年下半年,证监会再次启动对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全国范围的摸底排查,此次加大了对原油、贵金属、邮币卡及微盘微交易的整治力度。清理整顿至今,绝大部分省份对违规违法的交易市场采取关停或整改等措施,但仍有死灰复燃之势。到2016年全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总数已突破1700家。另一方面,交易模式有待创新。传统的撮合模式和OTC模式受到普遍质疑和严厉打击,撮合模式逐步转向以邮币卡为代表的发售模式,而传统的OTC模式逐渐过渡到微盘和微交易。好景不长,邮币卡发售模式和微盘微交易等模式也逐步受到监管层的限制。2017年场外市场将迎来一场监管风暴。

作者: chengtianhao 来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