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兄难弟解禁,滴滴还会远吗?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投资互联网 >> 文章正文

难兄难弟解禁,滴滴还会远吗?

加入日期:2022-6-30 17:11:13

中概股迎来一剂强心针?

作者 | 刘星志 彦飞

编辑 | 赵晋杰

来源 | 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中概股传来久违利好消息。

经过近一年的安全审查,6月29日晚间,满帮(YMM.US)、BOSS直聘(BZ)分别在其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即日起恢复旗下平台新用户注册。受这一利好消息影响,两家公司股价盘前一度分别上涨13%、6%,但截至当天收盘,两股不仅吐回盘前所有涨幅,并由涨转跌,其中满帮大跌10.53%,BOSS直聘下跌1.86%。

有投行人士向《盒饭财经》表示,两家公司股价下跌,或是由于纳斯达克指数昨日大跌,带动个股回调。

2021年7月5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公告: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实施网络安全审查。“运满满”“货车帮”为满帮集团旗下互联网平台。

为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工作,防范风险扩大,审查期间“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停止新用户注册。

相比而言,滴滴面临的处罚则更为严重。比另外两家公司提早3天,2021年7月2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公告,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不仅停止其新用户注册,而且做出了全网下架其APP的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今年6月6日,“运满满”“货车帮”两款APP就已经恢复新用户注册。受此消息影响,满帮、BOSS直聘股价分别于当天上涨3.19%、19.93%,滴滴(已退市)也上涨24.32%。

同一天,有传言称滴滴也有望和同期遭遇调查的两家公司一样,恢复上架及重新开放用户注册。受此利好消息影响,滴滴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上涨了超过50%。当天开盘后,滴滴领跑中概股,股价一度大涨67%。次日,滴滴股价再涨5.65%。

体量更为庞大的滴滴,在整改自救方面的动作,也要比其他两家更为主动。

去年12月,滴滴宣布将从纽交所退市,并启动港交所上市程序。今年6月2日,滴滴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申请文件,将其美国存托股票退市,10天后的6月13日,滴滴完成退市,股票转到OTC(Over-the-counter,场外交易)粉单市场交易。

受满帮、BOSS直聘恢复新用户注册消息影响,滴滴股价也在6月29日收盘后上涨1.99%。

现在,外界都在等待滴滴会何时“解禁”。

公开资料显示,三家被审查的公司上市时间接近,均为2021年6月,BOSS直聘最早,11号上市,满帮22号上市,滴滴则是30号。

上市不到一个月,就接受网络安全审查,对于三家公司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BOSS直聘来说,7-9月的秋招,以及转过年的“金三银四”,是其拉新促活的重要时间节点,由于新用户注册暂停,不少校招生和企业主转投了其他招聘平台。

而就在满帮上市的第二天,2021年6月23日,还有媒体分析称,主营货运业务的满帮,与出行领域的“头号玩家”滴滴必有一战。但随着网络安全审查开始,两家公司成为了“难兄难弟”。

从上市时市值来看,满帮200亿美元左右,BOSS直聘150亿美元左右,滴滴近700亿美元。

对于700亿美金量级的滴滴来说,增长焦虑显然比其他两家要大得多,尤其是在网约车业务增长几乎见顶的情况下。但从新用户注册暂停后,滴滴一直面临着用户的“自然蒸发”:不少用户更换手机后,无法下载滴滴出行APP。

财报数据显示,从2021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滴滴日订单量累计流失约2.64亿单,下滑逾10%;网约车业务营收也从2021年第二季度的448亿元,下滑至第三季度的390亿元,再到第四季度的375亿元。

滴滴的盈利状况也不容乐观。2021年全年,滴滴运营亏损为484亿元,同比扩大251%;归属普通股东的净亏损500亿元,同比扩大369%。

另据《晚点财经》报道,今年1月滴滴日订单量约为2000万单,相比上市时的2500万单萎缩1/5,网约车市场份额从接近九成跌至七成。

滴滴的失速,让昔日的竞争对手看到了希望。去年7月,滴滴下架后不久,美团卷土重来,在北上广深等100多个城市重新上线打车业务;高德则宣布在7-9月开启免佣金活动,覆盖平台内的100多家网约车平台,以吸引更多司机和车辆加入。

中小体量的网约车平台同样跃跃欲试。当年9月,曹操出行宣布融资38亿元;一个月后,背靠一汽、腾讯、阿里、苏宁等巨头的T3出行完成77亿元A轮融资,刷新近两年网约车行业最大融资额。

亏损扩张,强敌环伺,内忧外患的滴滴为了守住自己的大本营,不得不在业务和人力上“去肥增瘦”,以减缓现金流的压力。

首当其冲的是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这块业务曾被滴滴寄予厚望,宣称“投入不设上限”;但从去年第三季度起,橙心优选的运营区域大幅收缩,直至当年12月彻底消失。

此外,今年1月以来,滴滴开启波及全公司的裁员,坊间传言裁员比例为20%,货运等部门则高达50%。即便是受影响较小的出海业务,也开始从南非、日本等市场收缩退出。

除去明面上的业务受损,滴滴背后的员工和股东的利益也受到了不小的损失。

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类似,滴滴员工的薪酬组合通常为“现金+期权”。2021年初,滴滴给陈晓东(化名)开出400万元年薪加高期权激励的offer。

想到滴滴即将上市,陈晓东接受了这份offer。“滴滴当时承诺给我8美元行权价,粗略算下来有大几百万,在互联网行业是中规中矩的水平。”陈晓东告诉《盒饭财经》。

入职滴滴时,陈晓东已经38岁,彼时他认为,滴滴大概率是他职业生涯的终点站。

美股IPO之前,滴滴获得10倍超额认购,上市后股价飞升看似板上钉钉。但不料,滴滴旋即遭遇网络安全审查,APP下架、暂停新用户注册,股价一路走低。

受股价影响,陈晓东合同中的期权部分最高时缩水了近七成。由于工资中现金部分足够覆盖房贷、子女教育,以及家庭日常开销,陈晓东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但陈晓东损失仍然不小。“总体上相当于我的收入骤降,等于一套北五环外的房子就没了。”

而滴滴背后的大股东,损失就不只是一套房这么简单了。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3月30日,滴滴前五大股东分别是软银(持股20.08%)、Uber(11.93%)、员工持股平台Steady Prominent(6.89%)、腾讯(6.43%)和程维(2.58%)。

今年5月12日,滴滴第一大股东软银集团发布2021年财报。财报显示,截至3月份的2021财年,软银集团净亏损约1.7万亿日元(约合893亿人民币),录得四十年中最大规模年度亏损。其中,仅滴滴一项投资带来的账面亏损就高达约9000亿日元(约合493亿人民币)。

相比满帮、BOSS直聘,滴滴的体量更大,股东结构也更加复杂,多方利益盘根错节,滴滴不得不尝试自救。

去年12月,滴滴宣布将从纽交所退市,转向港交所主板。持有期权的员工及前员工被告知,期权有效期将延长至公司香港上市之后,但公司并未给出赴港上市的具体时间。

如今,满帮、BOSS直聘恢复新用户注册,无疑让焦急等待的员工和股东看到了“解套”的希望。

满帮、BOSS直聘的上架,不仅让滴滴看到了希望,也给所有美股上市的中概股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这针“强心剂”的长期效果仍是未知数。

长期来看,受国际局势不确定性影响,美股上市可能并非长久之计,内地、香港,以及新加坡正逐渐成为中概股的备选方案。

事实上,2020年瑞幸的财务造假风波后,中美两国围绕审计底稿的监管博弈就逐渐进入高潮,此后,中概股回归进程开始加速。

中金公司今年5月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已有27家中概股以不同形式回归港股,其中不乏蔚来、知乎、百度、贝壳等明星企业。中金公司同时预计,有42家公司或将在未来3至5年内回归港股。

此外,仍未上市的两家国内互联网巨头蚂蚁集团和字节跳动,近来也动作不断。

6月1日,蚂蚁集团官网更新了一则人事任免信息,曾在内地和香港两地证监会任职的史美伦加入蚂蚁集团,任独立董事。

有投资界人士向《盒饭财经》表示,史美伦的加入,有助于蚂蚁集团上市进程。去年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等四部门约谈了蚂蚁集团相关负责人,随后上交所一纸公告,给蚂蚁集团IPO按下暂停键。

而在今年4月25日,字节跳动也经历了重大人事变动,曾参与123家中国公司境外IPO的法律界资深人士高准加入字节,担任CFO。

史美伦和高准两位高管的履新,被外界解读为两大巨头重启IPO进程的信号。

史美伦(左)和高准

市场的积极动向源自政策的暖风,4月11日,证监会、国资委、全国工商联等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通知”,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稳定企业预期,增进价值回归、稳定投资者预期,各部门积极履职、共同促进市场稳定三方面入手,出台了一系列举措。

一位曾早期参与投资滴滴的机构投资人认为,“整体来说监管放缓了,对互联网的这种风暴式的监管也许会暂时告一段落,大家也会恢复信心。”

上述投资人表示,互联网企业有望收到更加具体的监管执行细则。“之前很多公司无法顺利赴美上市,关键在于缺少具体的合规操作细则。但在滴滴网络安全审查结束后,监管层可能会出一些具体的定义、操作和细则,让后续的其他公司都有可执行的依据。”

(邢思远对此文亦有贡献。)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盒饭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