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天猫追债5.38亿,ofo是时候申请破产了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投资互联网 >> 文章正文

被天猫追债5.38亿,ofo是时候申请破产了

加入日期:2022-12-7 22:44:32

这两天,有一张大白身穿“全剧终END”防护服的图片刷屏网络。

同期,迎来全剧终END的可能不只核酸检测,还有ofo和戴威。

2022年12月1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公告,原告天猫向ofo的主体公司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及其创始人戴威追讨借款本金及相应利息共计5.38亿余元。

法院公告内容显示,原告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请求法院如下判令:被告ofo关联公司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立即支付原告借款本金及相应利息共计5.38亿余元,被告戴威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原告对ofo子公司上海奥佛合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动产抵押物享有优先受偿权等,对ofo子公司立方灵动(北京)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的质押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享有优先受偿权等。

天猫向ofo讨债,没有出乎意料,只是比预估的晚了一些。证券日报的一位朋友问我怎么看待此事,我说天猫连最后一丝体面都不给ofo,说明到了这一步,ofo背后的运营公司就要申请破产了。股东或者债权人嗅觉灵敏,当然要尽早提出相应诉求。

这一次,天猫也提出“原告对ofo子公司上海奥佛合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动产抵押物享有优先受偿权等,对ofo子公司立方灵动(北京)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的质押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享有优先受偿权等。”说明天猫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然,这番操作下来,广大用户的十几亿押金更是遥遥无期了。

哎,互联网这个行业的成王败寇,成,用户苦;败,也先让用户苦。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时间回到2018年,当ofo已经遭遇不可挽回余地时,戴威依然不愿服输,并且发了一次声明:“我希望每一位ofo人都能认同并坚定信念,不逃避,勇敢活下去,为我们欠着的每一分钱负责,为每一个支持过我们的用户负责!”

我当时就撰文《由ofo谈起:很多时候“成王败寇”是对的》,反驳了这种无意义的坚守。我在文章中建议ofo相关负责人及时申请破产保护,因为这种所谓坚守只会浪费更多公众资源,损害更多市场主体利益。

当时我说,戴威的坚守为什么让人反感?不是因为他不识时务地坚持,而是他的坚持是建立在损害大部分人利益的前提下。换句话说,假如戴威拿自己的钱创业,而且及时地给员工发工资,给供应商款。那么他为了一个事情,哪怕这个事情毫无意义,只要他拼了命的坚持,那么我应该给他掌声。

类似这两年的疫情防控,你自己有房有车无贷款,每月领取1万多退休工资,不用上班,还呼吁那些上班族(缴纳社保的纳税一族)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别出去添乱。这种呼吁打着“响应政策”旗号,实则非蠢即坏。同样,当年ofo拿着别人的钱,消耗别人资源,甚至靠用户输血,才维持所谓的“坚守”,这种坚守算哪门子坚守?也是非蠢即坏。

我还是那句话,吸着别人的血来成全自己坚守,不要也罢。这种坚持是消耗社会资源和运力甚至消耗消费者信心的负坚持,被用户集体上门“讨债”,说明这家企业的财务问题严重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个时候卖身或者破产清算减少各方损失比傻撑着更是一种对员工、对社会、对消费者、对股东负责的表现。

所以,在证券日报的朋友找我时,我表达了乐见ofo破产的看法。对于ofo这种公司来说,早一日宣告破产,早一日减少资源的无端浪费。

现在,天猫向ofo发起最后通牒,距离ofo申请破产只差临门一脚。

天猫大概率拿不到什么钱了

2018年,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ofo已经没什么钱了。再经过这四年的“坚守”,叠加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等因素,ofo已经不能用如临深渊形容了,名存实亡才是ofo的现状。

最近这几年,尤其是ofo败局刚现时,这家公司想过一些方式自救。比如接入金融服务,当时在ofo的“钱包”页面里,有“我要借钱”字样的图标,点进去可以看到,有5家网贷平台现身其中,包括了拍拍贷、省呗、小赢卡贷、及贷和小黑鱼。

如此自救,只会招致更多非议。如果在辉煌的时候,也就是2016年左右,ofo接入各种各样广告、贷款平台,还可能会被认为是多元化发展,甚至由此吸引一波投资。但企业遇到危机,才通过这种方式来赚钱,反而是在走下坡路或者是经营危机的一个信号。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认知。

总之,经过这几年无意义地抢救和“坚守”后,今天的ofo算上各种固定资产、移动资产、虚拟资产、品牌资产、技术资产等等,加起来也无限接近于零甚至为负。

在天猫之前,ofo关联公司已经新增了N条执行标的信息,天猫前面还有大量的企业和机构排队等着向ofo催款。

最终可以预测,从结果来看,天猫很难拿到多少钱。相信,天猫自身也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向法院提出维权主张,也是法务部门正常的工作流程而已,能执行回来多少算多少。

不能透过ofo败局反证共享单车是骗局

我经常听到一种声音,说共享单车是骗局,共享单车就是资本用来圈钱的工具。当我反驳这种声音的时候,他们会说滴滴和美团就是因为投资共享单车出现了巨额亏损。

他们还说,共享单车从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七八年的历程,至今没有哪家企业实现盈利,不是骗局是啥?ofo当年作为共享单车行业老大,也已经名存实亡,不也说明共享单车是骗局吗?

对于这种声音,我想说的是,十几年前新能源汽车也被认为是骗局,特斯拉的逆势增长扭转了这一认知。蔚来、理想、小鹏的崛起,又让业界给予新能源汽车更高估值、更多乐观看待。甚至在今天,哪家企业如果敢宣传坚持搞燃油车,反而会被认为逆势而行。

同样,对于共享单车来说,从商业模式上来看,这个行当没有问题。几年前,哈啰出行执行总裁李开逐就表示,“通过我们的实践,共享单车已经可以实现盈利。”

那为什么前几年企业会出现巨额亏损?就是在于这些企业急功近利,单纯为了市场份额而忽视了盈利能力的建设。因为那几年融资环境很好,什么时候需要打仗了,投资人就送弹药,所以说主要的几家企业都在疯狂扩张,而把盈利置于脑后。

这两年,为了扭转亏损局面,企业纷纷开拓新的盈利模式,比如哈啰开始多元化发展,从单一的共享单车企业,发展出了哈啰单车、哈啰助力车、哈啰电动车以及小哈换电四大业务,并且深入诸多生活领域。滴滴和美团也在降本增效,大幅度减亏。今年以来,哈啰、美团等先后宣布涨价,通过这段时间的测算来看,真正有需求的用户不会因为涨价10%-20%就放弃使用,对于每天成千上万的通勤上班族的来说,共享单车已经成为生活的刚需。

那么,共享单车何时盈利?我预期应该会很快,最迟明年主要的几大平台会宣布规模盈利。我们应该回归商业逻辑,保持最大的善意,相信企业只要做好产品和用户服务,保障用户的长期使用,当规模效应起来之后,不要再像几年前那样乱折腾一番,行业整体就可以实现盈利。

写在最后:前文讲过,以ofo今日的财务状况,天猫这笔钱大概率是还不上了。与此同时,ofo还欠广大用户十几亿的押金,也大概率无法退还。

该怎么办,局面似乎无解。有网友开了一个脑洞:反正天猫钱多,要不天猫再借给ofo十几亿,先把用户的押金退还了。如此,把两个矛盾,变成了一个矛盾。

天猫也不亏,这番操作将获得1000多万用户的感激,这些用户有望成为天猫铁粉,何乐而不为?

这个办法堪称绝妙,天猫要不研究下呗,就当践行共同富裕了。

丁道师

2005年首次提出“自由媒体人”概念,随后简称为自媒体,影响至今。

2011年,丁道师加盟速途网络,先后担任速途专栏主编,速途执行总编辑兼速途研究院院长等职。

2014年丁道师作为自媒体代表,牵头起草《中国自媒体的自律规范》,并在网信办座谈会上分享,引发广泛关注。

现在是企鹅号、一点资讯、百度百家、今日头条、艾瑞专栏、雪球财经等主流科技媒体和新闻客户端的专栏作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丁道师。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