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韩国法务部宣布,三星电子副董事长兼CEO李在镕因“光复节大赦”,将在13日获得假释。
“假”释与“真放”
2017年2月17日,时年48岁的李在镕被控行贿、作伪证,包括向前总统朴槿惠密友崔顺实控股的基金会注资近70万美元,以换取朴槿惠支持三星旗下子公司的争议性并购。李在镕被韩国首尔地方法院宣布逮捕,同年2月28日被正式起诉。
同年8月25日,首尔地方法庭判处李在镕5年徒刑,翌年2月5日减刑至两年半并缓刑4年,李在镕当庭获释;2019年8月29日,韩国最高法院裁定,李在镕行贿指控“发回二审法院重审”;2021年1月18日,首尔地方法院再次改判,李在镕两年半徒刑变为实刑,他当庭重新被捕并送回监狱;2月17日,韩国法务部宣布,李在镕服刑结束之日起5年内不得在三星集团内工作。
韩国光复节始于1945年,每逢光复节,韩国法务部都会大赦一批在押犯,以示“普天同庆”。2020年,韩国法务部大赦了600多名在押犯,而今年这一数字增至810名。韩国法务部在大赦声明中称,李在镕“在狱中表现良好,且公众假释李在镕意愿强烈”,加上他“已服满规定刑期的60%,符合韩国假释条件”,因此“在全面审查后作此决定”。
然而,李在镕的官司远未了结:8月12日,即假释前一天,针对三星生物制药部门39亿美元会计欺诈指控的相关诉讼在首尔地方法院开庭。有司法界人士认为,这一诉讼系三星方面为争取李在镕早日获释而主动挑起的“欲纵故擒”保护性诉讼。正因如此,部分反对李在镕获释者不无讥讽地表示,这一次李在镕可是被“真放”,而不是“假”释了。
▲2020年6月8日,李在镕抵达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准备出庭。图片来源:新华社
弦外之音与法外之意
仅从司法角度看,李在镕的假释充满争议:民调数据约70%受访者支持假释李在镕,但这并不构成假释一名在押犯的充分条件。“狱中表现良好”云云,更是“口说无凭”,真正的刚性指标在于,要达到“服满刑期五分之三”这个“硬标尺”。
然而,李在镕于2017年8月25日被判刑入狱,翌年2月5日就因改判缓刑获释,直到今年1月18日才还押。这位本应在狱中服刑30个月的三星集团实际头号人物,只在大牢中蹲了不足13个月。
李在镕被戏称为“三星共和国”的韩国第一大财阀——三星集团实际头号人物,是因为他的父亲李健熙于去年10月25日因病去世,如今三星集团各项要职虽都有人补缺,但实际上家族成员互争雄长,导致群龙无首。
韩国自光复以来一直饱受财阀政治困扰,几大财阀联合把持整个韩国经济命脉。其间,轰轰烈烈的“反贪腐”、“反财阀”运动最终往往雷声大、雨点小。民主化后大多数总统出身平民,不但奈何不得财阀,反而成为其斗争的牺牲品。
导致李在镕锒铛入狱的“闺蜜门”关联案,牵扯到韩国前总统朴槿惠本人的刑事案件。朴槿惠上任之初同样高喊“经济民主化”、“去财阀化”口号,结果却是反讽的——李在镕已两度出狱,朴槿惠却同大多数健在的前任总统境遇一样,仍要“把牢底坐穿”。
宣称“结束财阀时代”的现任总统文在寅“司法风暴”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就是李在镕案的“回头审”,以及此后将缓刑的李在镕重新送回监狱。但如今,李在镕再次被“假释真放”表明,韩国历史上最猛烈、坚决的“司法风暴”可以撼动此前难以动摇的政治派系根基,却依旧对“三星共和国”这一级别的财阀奈何不得。
“三星共和国”作为“财阀中的最大财阀”,独占韩国经济比重1/5,经营范围覆盖各领域。分析家指出,由于三星等韩国财阀在韩国盘根错节,各行各业和千万民众都不由自主成为“利益攸关方”,就业、生计、行业、交易关联等方面,都不免与“三星共和国”一损俱损。
三星集团自李健熙、李在镕父子和多位李氏家族要员深陷各项“官非”后,屡屡摆出一副“躺平不干”的“苦肉计”姿态,营造“李在镕不出狱其奈苍生何”的有利氛围。财阀聚集的韩国工业联合会则扮演了“捞人”的中坚角色。而美国朝野和跨国公司则唯恐三星在美设芯片工厂的百亿美元级新投资泡汤,近来一直不遗余力游说文在寅政府“高抬贵手”。
一是考虑到三星继续“躺平”,会危及韩国经济竞争力、就业形势和国际关系;二是“司法风暴”遇阻,执政党在此前地方选举中遭重挫,下届大选在即,文在寅也不得不考虑更多。这种背景下,“程序有破绽、过程有疑问”的李在镕“假释真放”就成了事实。
树欲静而风不止
文在寅及执政党的本意是将李在镕与其他809名在押犯混杂在一起释放,这样显得低调、不引人注目。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众多支持严惩财阀,反对财阀把持韩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团体群情激愤,他们指责文在寅“虚伪”、“表面高呼民主,实则向寡头妥协”。
这些团体多为文在寅及执政党的传统核心支持群体,出于对李在镕获释的不满,他们大有迁怒于执政党之势,如名为“人民团结参与民主”的组织负责人金珠浩就表示,鉴于李在镕的“不当获释”,他们将在大选时“重新考虑”对执政党的支持。
不少司法专家和政治评论人士担心,李在镕短短几年刑期判了改、改了判,放了捉、捉了放,会给国内外民众以“韩国司法总有例外”的强烈印象,从而严重动摇韩国司法体系和韩国政府的公信力。
另一方面,“三星共和国”未必会“见好就收”。李在镕和三星拒绝承认任何指控,“翻案”动作层出不穷。不仅如此,李在镕“不许在三星集团内任职”的5年“禁足令”仍然有效的情况下,三星集团此后不论阳奉阴违、“垂帘听政”、公开要求法务部长“特批”,或再玩“躺平要挟”故技,都可能进一步刺激已因李在镕假释高度敏感的公众神经,让大选前后的韩国政治、社会局势平添更多变数。
特约撰稿人 | 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 | 李潇潇
实习生 | 韦英姿
校对 |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