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预防打车被割韭菜,我差点扔了刚买的iPhone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投资互联网 >> 文章正文

为了预防打车被割韭菜,我差点扔了刚买的iPhone

加入日期:2021-3-10 21:48:34


  最近,一篇《2020打车报告》走红,揭开了大数据杀熟的脸皮新厚度:

  全车型打车,苹果用户比安卓用户更容易打到更贵车型。

  看到这条消息,不禁让人掩面长叹:好想回到过去,买一部单纯的2G手机。

  思来想去,完美躲避大数据杀熟方案或许只有一个:穿回PC时代。

  那时候,互联网水很清,天很蓝,充会员不会当大头,打车住店不会被双标。只有明着坑钱,没有背后算计。

  而今的移动时代,算法主导了一切,但也遮蔽了真相。很多时候,我们都要哲思三连:我是谁?我在哪?我是韭菜么?

  大多时刻,我们只能忍耐,可点份外卖被割韭菜也就罢了,打个滴滴居然还要多交“苹果税”。

  看完这篇长达3万多字的调研报告,我脑海中不由回荡起,脑大脖子粗的范伟那句台词:

  防不胜防啊。

  作者 | 卓宇

  01

  看人收费

  春节期间,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孙金云教授做了个有趣的调研。

  在大城市的打工人们,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网约车经历:

  显示3分钟车到,永远不止等3分钟;结账价格超过预估价格;相同软件、路线,和同事叫出两个价。

  这背后其实是打车平台的大数据和算法在作怪。

  为了一解其中玄机,孙教授选择了行业最普遍的抽样调查法。

  招募20多个在校大学生作调研员,分5个城市共打车821次(有效样本)。

  五城是北上深三个一线城市,外加成都、重庆两个新一线城市。涉及滴滴、曹操、首汽、扬招等7个网约车主流渠道。

  为完成这次调研,孙教授自掏腰包5万多元。

  调研数据出炉后,证明了孙教授这笔巨额打车费没有白花,因为得出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结果。

  比如说,在滴滴眼里成都压根儿就不是一线城市;除北京外,想最快打到车还是用扬招;北京早高峰建议坐地铁……

  而报告中最刺激用户神经的是,屡见不鲜的大数据杀熟。

  这次更是杀出新高度,调查数据显示:

  同时呼叫滴滴经济型+舒适型两档,苹果手机用户比安卓用户更容易“被舒适”车辆(比如专车、优享等)司机接单,几率高达3倍。

  而且,“苹果税”还体现在优惠券发放上。

  报告数据表明,苹果用户平均只能获得2.07元优惠,而非苹果用户平均可获得4.12元优惠。

  孙教授花5万多元告诉大家一个可怕真相:大数据已经从VIP中屁,进化到看机收费了。

  也感谢滴滴让我们明白一个深刻道理:即便买得起iPhone,也未必打得起车。

  02

  心理专家

  “苹果税”的出现,暴露了当下大数据遍布,算法横行的阴暗面。

  报告除了提醒大数据杀熟模式已升级外,还藏着几个心理学把戏。

  大数据镰刀之下,人们躲避的不止是算法,还有一场心理游戏。

  大家多少会有共鸣,同样3分钟,在床上和在路边等车完全是两个时间长短。

  在床上这里指打游戏,3分钟转瞬即逝,而路边等车,1分钟度日如年。心理学称之为“空闲厌恶”效应。

  研究学者表示:人们害怕空闲,但他们需要忙碌的理由。

  996打工人可能不太认同这一观点,但却能说服绝大多数一起等过司机的打车人。

  为了缓解用户等车时的怒气值,网约车平台决定提供更多信息和功能,让他们忙起来。

  于是司机服务流程变为透明化运行,等车界面告诉我们司机正快马加鞭赶来,只需刷个短视频功夫。

  平台在这3分钟里费劲心思。如花小猪设计了等车领红包,高德请了偶像陪你等车唱歌。

  这些小惊喜也时常能在外卖平台上看到。

  当外卖小哥带着外卖渐行渐远,界面中的红包变得格外显眼,每次点进去都会抽到免费学英语大奖。

  学着学着就贷款交了万元学费,一顿外卖引发财务血案。

  而在等车界面同样藏着心理学设计:目标梯度效应。

  这一效应表明,人们更容易被目标剩余距离所驱动,而不是已经行进的距离。

  也就是说,客户离终点越近,他们就越有动力。

  提到目标梯度效应,或许已有人想起曾为拼多多几块的红包,让亲朋好友、领导同事,帮忙砍一刀的上头回忆。

  直到看到滴滴互联网平台招聘,产品专家任职资格上写着:有一定的经济学和心理学基础。

  顿时了悟,原来产品经理做到极致是心理学大师。

  在心理专家们的运筹帷幄下,苹果用户再次躺枪。

  报告指出,网约车平台喜欢玩时间游戏,刻意缩短预估等待时间。

  调研结果显示:多平台对苹果用户格外“关照”,不仅认为他们人傻钱多,还很没耐心。

  03

  对抗算法

  看完这篇打车报告,心疼苹果用户的同时,内心不无担忧:

  今天的互联网产品,已拥有了赛亚人战斗力探测眼镜那般的能力,每个人头顶都有消费力数值,以决定收割程度。

  人们在讨论大数据杀熟时,真正讨论的是用户隐私问题。

  没有理由能解释的了,一个网约车平台为何要收集用户手机型号数据。

  现实的无奈在于,人们既没办法卸载滴滴,也不可能扔掉iPhone。

  我们很难对抗算法以及那些心理专家,但也不必太过悲观。

  比起穿越时代,更应该寄希望于国家力量,商业风气的改变。

  谷歌去年被爆暗中搜集用户隐私后,最近宣布将停止根据个人网络浏览记录投放广告。

  为了做出改变,谷歌选择逐步淘汰Chrome浏览器中,现有的追踪个人网站浏览记录技术,并表示以后不再研发替代产品。

  这或许是整个数字广告行业被重塑的开始,前提是平台要愿意做出广告利益的牺牲。

  2014年,苹果被黑客大会披露iOS系统存在若干“后门”,此后苹果一直强调保护用户隐私。

  比如说苹果在 iOS 10中采用的差分隐私技术。

  简单来说,当我们打字、使用表情时,这些数据在被分析前,会先添加随机干扰信息,从而避免将数据和用户设备联系到一起。

  除此之外,苹果也通过对app开发者设限,以确保用户数据安全。

  去年年中,Apple再次推进iOS 14涉及用户隐私的相关政策:

  比如任何app必须向苹果说明其数据收集行为;App Store上架应用必须先通过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框架征得用户许可。

  这一政策推进也引发Facebook、Google、TikTok等广告主的不同反应。

  去年国内厂商发布的ColorOS 11系统上同样看到改变。

  ColorOS 11新增“仅本次允许”授权方式,还出了一招“系统空信息替身”,以及“限制广告追踪”功能,降低广告精准度。

  孙教授在报告中也给出另一治理方向:

  由政府或相关部门介入,对数据资产进行确权;将数据资产开放给科技企业,以用来产品创新;数据贡献者、维护者、使用者、监督者等共同介入,进行适当权利分配。

  近几年,可以看到国家频频出手纠正,一批又一批违规获取用户数据的APP被下架整改。

  尚未结束的两会,人大代表建议明确互联网垄断法律责任,加强反垄断执法力度。

  一切都是为了确保企业,将赛亚人眼镜这般的黑科技,用在开拓星途大海,而非紧盯着用户的钱包。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未来商业观察。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