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信息保护“中国模式” 确保大数据健康发展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投资互联网 >> 文章正文

构建信息保护“中国模式” 确保大数据健康发展

加入日期:2020-5-23 9:37:04

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

与往年一样,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又带来了多份建议,包括加快金融立法进程、抓紧推动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等。

疫情影响之下,不少中小企业遭受重创,浙江作为外贸产业、民营资本发达的经济大省,辖内从事外贸、供应链等中小企业受困严重,如何用金融的力量扶持困境中的中小企业,是金融主管部门今年的主要工作目标。证券时报记者两会期间专访殷兴山,详解其对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深入思考。

疫情对浙江外贸等

产业冲击较大

证券时报记者:受疫情影响,不少中小企业的生存经营压力倍增,目前浙江省内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

殷兴山:面对疫情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力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一是及时出台各项金融保障政策,加强窗口指导。二是又快又好落实央行3000亿元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复工复产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截至目前,浙江金融机构运用央行政策性资金向约1400家防疫重点企业、6.2万户中小企业和农户发放优惠贷款1310亿元。1~4月,浙江全省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分别是上年同期的2.4倍和1.7倍。三是积极推动疫情防控债发行增量扩面。截至4月末,浙江全省24家企业发行26单疫情防控债,发行规模120.5亿元。四是加大对困难企业的帮扶。

4月下旬以来,浙江全省企业产能恢复率稳定在90%以上。3月份以来,浙江各项经济指标回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增速由负转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明显收窄。但是,疫情对浙江外贸、工业、民营企业、供应链、服务业冲击较大,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任务艰巨。

构建信息保护

“中国模式”

证券时报记者:近期,银行泄露个人客户账户流水信息备受舆论关注,在金融领域,我国的制度建设和金融机构对客户金融信息保护还有哪些不足?

殷兴山: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单独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现有的规定呈现分散立法的状态。在法律责任方面,侵害个人信息安全的行为,主要追究刑事和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并不凸显,当事人缺乏权利救济的法律依据。同时,法律保护个人信息也仅从传统隐私的角度,局限在隐私、姓名、肖像或专门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范畴,超出范围的部分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这很难与现今高度发展的信息社会对个人信息安全的要求相适应。

金融机构或组织在客户个人信息保护方面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是市场进入不规范。只要设置一个平台或APP就可以收集使用者个人信息,有的机构采用非法手段或通过“红包”、“优惠券”等形式诱导信息主体泄露个人信息。二是利用强势地位,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三是使用个人信息缺乏约束,把个人信息作为自身资源任意使用。四是有的机构对个人信息保管不当,未采取严格的管理和技术防护措施,甚至出现非法倒卖个人信息谋利的现象。

证券时报记者:对于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您有何建议?

殷兴山:大数据的应用和价值的挖掘不能以牺牲个人人格权、财产权为代价。通过构建信息保护的“中国模式”,保障信息主体的充分权力,确保大数据在产权清晰、保障有力的制度框架下发挥更大的价值,大数据才会健康发展。

关于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建议:一是应加快立法进程,通过专门立法,统一对公私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二是应在立法中明确专门的监管机构,建立统一的制度规范;三是应确立运营主体的运营规范,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将技术防护纳入法律规范;四是应赋予信息主体自我保护权力,对超范围收集信息行为有权提出异议或拒绝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