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造手机“不抛弃不放弃”:“格力”牌不好卖换“大松”牌!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 风险投资 >> 文章正文

董明珠造手机“不抛弃不放弃”:“格力”牌不好卖换“大松”牌!

加入日期:2020-12-9 8:14:33

  董明珠还是没有放弃做手机。

  近日,有网友发现,格力旗下首款5G手机在格力官方商城低调上线。相比此前发布的手机均直接采用格力品牌,此次上线的5G手机采用的却是大松品牌。

  近年来,市场对格力多元化不足的质疑声不止,尤其在今年上半年,格力电器营收利润被美的反超,过于依赖空调主业的风险再次凸显。

  格力电器似乎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开始布局智能家居,并试图发展IoT的核心入口——手机。

  然而,摆在格力电器面前的现实是,格力手机已经失败过一次,其IoT布局也亟需提速。

  新手机被批“没诚意”

  从配置和售价来看,这款手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或许并不足以吸引到众多用户的青睐。官方参数显示,格力商城推出的这款5G手机搭载的是骁龙765G处理器,售价2699元起,骁龙765G处理器是2019年底推出的,定位中低端,而同样搭载这款处理器的Redmi K30、vivo Z6、OPPO K7、小米10青春版等售价均在2000元以内。

  此外,这款手机9.3mm的机身厚度、已经不流行的后置指纹、LCD屏和18W的充电功率也让不少手机用户评价“没诚意”。

  在目前的中国市场,5G手机款式越来越多,价格也普遍降低,用户的选择也更广。根据信通院数据,2020年第三季度申请进网的手机产品141款,其中5G手机77款,款型占比54.61%。

  值得关注的是,与此前发布的格力手机不同,此次上线的手机采用了大松品牌。大松是格力旗下主营生活电器的专营品牌,更为大众所熟悉的产品是大松电饭煲。

  在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看来,改用大松品牌反映了格力和董明珠心态的变化。虽然董明珠不承认格力手机失败,但从2015年格力开始做手机至今的市场销售表现来看,格力手机存在感很弱,如果继续用格力品牌难保成功,再次失败则会对格力这一品牌带来负面影响;此外,改用大松品牌也说明手机在格力业务布局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有所下降,这也有可能是格力要退出手机市场的一个信号。

  2015年,董明珠宣布要做手机,这时候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巨头林立,小米手机在前一年已经进入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三。格力也推出过多款手机,但在销售渠道上,格力手机仅在自家格力商场销售,很少出现在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上。从销量上来看,格力官网显示,目前在售的仅格力三代手机和大松5G手机,加起来的购买量仍不过万。

  IoT布局掉队

  在此前的公开采访中,董明珠谈及格力做手机的初衷时曾说,手机是整个智能家居中必须要有的产品。多位行业人士也曾向记者表示,智能家居是一大趋势,这是所有家电企业都需要走的方向。

  虽然关于IoT的核心是哪一种设备一直没有定论,但手机是目前发展IoT生态的厂商普遍的选择。第三方机构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IoT生态最重要的三个方面:用户、产品(硬件产能)和服务(软件、系统、内容……)。目前来看,手机是IoT核心,手机厂商最具上述三大能力,所以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发展智能家居并不一定需要自造手机。刘步尘向记者表示,关于智能家居的入口是什么,至今没有一个定论,也可以是智能电视或智能音箱,不一定局限于手机,而且实现家电产品互联互通,并不意味着家电企业要自己做手机。

  和格力电器并称白电三巨头的美的、 海尔 同样在布局IoT,但后两家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布局手机业务。更为严峻的是,在IoT的布局上,美的和 海尔 早已转型。

  况玉清向记者表示,格力对空调业务过度依赖,空调收入占比90%左右,而美的、 海尔 的产品阵营较全,已经有了不错的IoT生态基础,格力没有这样的条件。

  在刘步尘看来,发展IoT是一定要形成生态的,而格力自身产品线的丰富程度不足以形成生态,此外,格力的发展思维依旧是硬件思维,而不是生态思维

  近年来,市场对于格力电器过于依赖空调业务、多元化不足的质疑一直存在。今年上半年,格力电器空调收入占比骤降至60%以下,但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其空调业务收入大幅下降,其生活电器业务实现营收22.2亿元,占比3.19%,智能装备业务营收2.1亿元,占比仅0.3%。

  相比之下,美的和 海尔 并没有单一产品依赖症。在美的上半年的营收结构中,消费电器占比达到了38.14%。 海尔 近年来则坚持物联网智慧家庭生态品牌战略,更为此将上市公司更名为“ 海尔 智家”,以加深市场认知,今年上半年, 海尔 智家物联网生态收入达到37.7亿元,同比增加96%。

  况玉清表示,不做手机,就不会有IoT生态的主导权,所以格力之前做手机没错,但错就错在此路不通之后仍然那么执着,这样执着下去会浪费时间,既然走不通,不如另劈新径,跟强势手机厂商达成战略合作,比如说,可以主动融入华为鸿蒙生态,这样比格力自己硬来可能省事很多。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