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基金经理业绩不佳时面对投资者!国投瑞银基金王彦杰:规模增长只是结果,让客户有信心更重要_基金投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分析 >> 文章正文

鼓励基金经理业绩不佳时面对投资者!国投瑞银基金王彦杰:规模增长只是结果,让客户有信心更重要

加入日期:2023-7-31 10:04:50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7-31 10:04:50讯:

编者按:自1998年萌芽破土,公募基金行业历经二十五载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实现波澜壮阔的跨越式发展。目前,行业管理规模突破27万亿元,产品数量超过1万只,基金账户数量超过7亿,成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在公募基金行业从高速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公募基金管理人将如何奋楫扬帆、赓续前行?证券时报特推出系列报道,巡礼明星基金公司,探寻公募新征途。

▲国投瑞银基金总经理王彦杰(右)接受证券时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周一(左)采访。

从2016年到2019年,公募基金非货规模增长了接近一倍,同期,国投瑞银基金的管理规模却持续下滑。从2020年到2022年,公募基金非货规模同样增长了一倍,但这段时间,国投瑞银基金的非货规模却实现了三年两倍的增长。

这一转折点便发生于2019年。这一年10月,王彦杰“临危受命”出任国投瑞银基金总经理,上任三年来,他对国投瑞银的投研体系、销售体系、组织架构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带领公司逐渐走出了规模下滑的困境,而且使得公司非货规模从2019年末的412亿元增长至2022年末的1277亿元,增幅高达209.86%,成长性十足。

今年恰好是国投瑞银基金成立18周年,在“成人礼”之际,国投瑞银基金以强劲的成长势头斩获了证券时报颁发的“2022年度明星基金公司成长奖”,可谓是实至名归。

近日,证券时报·券商中国采访团走访了这家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的老牌公募,揭秘三年两倍的成长之道。

管理规模三年增两倍

券商中国记者:首先,祝贺国投瑞银基金获得证券时报颁发的“2022年度明星基金公司成长奖”,也借此机会请你谈谈,你如何在经营中克服各种挑战,帮助公司实现了较好的成长?

王彦杰:我们非常高兴能够获得这个奖项。我是从2019年10月开始担任国投瑞银基金的总经理,这几年,公司内外部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在我加入国投瑞银基金前,从2016年到2019年,整个基金行业的增长表现相当不错,非货规模增长了接近一倍。然而,在这段时间里,国投瑞银的整体规模却出现了下滑,并没有跟上行业的增长。如果公司的成长不是特别突出,无论是业务发展还是市场竞争,都存在劣势。

比如,我在刚加入公司时发现,公司的销售部门和投研部门可能存在某种矛盾。有些基金经理认为自己的产品业绩不错,但是销售同事却无法带来规模增长;销售团队认为基金经理拥有一些优秀的产品,但业绩的可持续性不足,将产品卖给客户却没有实现长期盈利。这种情况导致工作的推进出现很多障碍。

所以,我在加入公司后提出了飞轮文化,讨论如何推动各个部门之间互相协作、做好搭配,共同构建一个正向循环,推动公司前进。

首先,作为一家公募基金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投资业绩,以及能给投资者带来投资回报。所以,在接任总经理后,我首先对投资研究体系进行了改造,对产品发展做了更详细的长远战略定位。我们不希望公司只是追逐市场热点,而应该在满足客户当前需求之外,从长期战略角度发展一系列产品,逐步建立公司在市场上的品牌定位。

其次,在销售体系方面,过去可能在客户接触的广度上不足,对特定销售渠道的依赖度较高。因此,在过去两年,我们对销售渠道进行了分散和扩展,提高了机构客户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在此基础上对销售服务模式进行了重新打磨,力争让客户对公司的产品更有信心。毕竟,没有产品能在不同市场周期都取得好的业绩,在业绩相对落后时,让客户有信心继续持有非常重要。

非常高兴的是,在我加入公司三年后,在所有同事的努力下,从2020年到2022年,行业规模同样增长了一倍,而我们在这段时间内实现了两倍的规模增长。

券商中国记者:改革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挑战?取得了哪些进展?

王彦杰:改革过程并非一路顺风顺水,比如,在我加入公司第二个季度后,公司规模排名仍在往下走,直到第三个季度才往上走。因此,在初期加入时,很多人会怀疑是否找对了人。我认为这很正常,改革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需要大家不断磨合和调整工作方法。

最大的成就感是看到了公司团队的才华和努力,一些基金经理能够在市场上获得认可,公司整体形象相较于三年前有显著提升。这三年多时间里,我每天早上来到公司,都觉得公司比前一天更好,更多优秀人才愿意加入我们,公司的投资业绩、管理规模以及工作士气持续上升,这是所有同事都能感受到的。

用容量管理来平衡规模和业绩

券商中国记者:你刚才提到,公司的销售体系在这几年有明显的变化,请简要介绍一下。

王彦杰:公募基金的销售主要分为三大类:机构销售、传统零售、第三方销售机构。

在我刚加入公司时,我们销售渠道的集中度很高,只能依赖两三个特定销售伙伴,这对公司持续成长实际上是不利的,例如我们不可能每个月都在某家银行推销类似产品,所以在过去三年对销售体系和服务体系进行了细化。

机构销售方面,我认为主要侧重点在于客户层面的扩张,即如何从少数核心合作伙伴扩大到更全方位的合作。这对于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因为除了能帮助公司带来新业绩外,还能提升客户的分散度,毕竟市场行情总有变化,当机构客户大额赎回时,如果没有分散的客户基础,对组合管理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我们一直在努力扩充机构客户,过去三年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这也是公司在过去三年规模增长速度较快的重要原因。

零售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渠道扩展,当然在渠道扩张之前,我们也积累了优秀的产品和业绩作为基础;二是提供让合作伙伴满意的服务,提高对客户陪伴的重视程度。在共同努力下,过去两年,我们在银行渠道上新增了很多合作伙伴。

线上销售方面,我们主要提供了更多的讯息和客户陪伴。在过去两年里,公司投入了很多资源支持线上销售团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果。

券商中国记者:公募基金行业一直倾向于通过发行新产品来实现规模增长,持续营销相对薄弱,国投瑞银基金是如何平衡持续营销和新产品发行的?

王彦杰:国投瑞银一直希望在持营和新发方面取得平衡,因此,在行业同梯队的基金公司中,我们的新基金发行数量相对较少,对每个首发产品都进行了较为审慎的评估,尽量避免提供同质化产品。

在首发之前,公司更重视如何将旧产品做好做大。这方面除了销售团队的努力,投资团队的配合也非常重要,例如,我们非常鼓励基金经理在业绩不佳时面对投资者,通过直播或者面对面的形式告诉投资者为什么业绩不好,坚定投资者信心。这不仅仅对自身管理规模和公司管理规模有帮助,还能帮助投资者减少错误的决策。

券商中国记者:国内公募基金主要靠规模收取管理费,因此,很多公司都有规模扩张的冲动,高位发行、包装明星、一味扩张规模等问题屡见不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体验,国投瑞银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王彦杰:我认为,公募基金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规模经济的行业。客观来说,管理五百亿和管理一两个亿,所需要的人力是相近的。因此,规模增长是必要的。但我们并不会将规模增长视为目标,毕竟公募基金是一个资管行业,资管行业的核心是资产管理,而不是产品销售,销售和其他后台都只是协助公司发展的一项职能。当一家基金公司能把投资管理做好时,自然会带来规模增长。

规模增长不是目标,而是结果。因此,在过去几年,我们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投资管理业绩,让投资者了解公司和产品。例如,基金经理在规模快速扩张后,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会增加。因此,我们会对每位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进行内部监控,当规模过大时,会暂停该基金经理和所管产品的主动营销,暂停首发和大额申购。我们现在单一基金经理最大的管理规模只有200多亿,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容量管理,进一步让投资者利益与公司利益相结合。

强调风险调整后的回报

券商中国记者:国投瑞银是通过怎样的投资理念,来帮助投资者持续获得稳健回报的?

王彦杰:我们投研体系的核心价值观是帮助客户实现良好的风险调整后回报,而不只是回报。

我们认为,一个完整的投研体系应包括五个方面的管理:回报管理、风险管理、投资风格管理、投资行为管理和适当的考核机制。我加入公司后,对整个投研体系,包括风险管理和业绩归因分析等都进行了重新改造,引进了一些新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帮助每个基金经理更了解自己的投资优缺点,从而发挥各自的强项,避开可能存在的盲点,使投资业绩更具持续性。

券商中国记者:市场中有部分基金经理为了追求短期业绩,可能会进行一些押注式投资、风格漂移等操作,国投瑞银是如何避免基金经理激进操作的?

王彦杰:考核方式是一种引导行为的重要方法,我们的考核方式具有几个特点:

一是不鼓励基金经理创造过度极端的业绩,因为极端业绩会带来较高的风险。例如,在我们的考核机制中,基金经理只要能在同类型基金中排名前20%,我们就给予A类评分。也就是说,如果同类基金中有100只基金,排第一或排第二十名都是优秀的。

二是强调较长期的考核。近年来,监管已经指引基金公司不能按单一年度对基金业绩进行单一考核。实际上,自从我加入公司以来,公司已经是按照一年、三年、五年这三个不同时间段的业绩排名进行综合考核,并给予了不同的权重。

三是考核风险调整后的回报。也就是说,我们的考核不仅仅关注回报排名,还包括风险调整后的回报排名,我们会使用信息比率针对同类型基金进行考核,让基金经理在做投资管理时考虑主动风险的影响,做更符合投资者利益的投资。

券商中国记者:国内公募基金公司众多,同质化程度较高,国投瑞银身上最显著的标签是什么?

王彦杰:我认为是“用心投资未来”。我们在去年拍了一段视频,讲述了对“用心投资未来”的定义,包括恪守专业主义、践行长期价值、敏于趋势洞察、致力责任投资等方面。

第一,我们希望让投资者认识到,国投瑞银并非一家极致追求规模或排名的基金公司,我们更重视投资者的长期收益,比如我们在投资管理中强调风险调整后回报。

第二,我们希望能成为一家以主动管理为核心的基金公司。在排名前段的公司中,国投瑞银属于少数几家暂时被动管理规模比较小的基金公司,因为我们的投资能力可以在主动管理方向帮助投资者创造更多、更好的超额收益。

在过去几年,公司已经在新能源、军工、消费等赛道取得了一些成绩,在现有产品基础上,我们希望能够拓展更多的投资领域和赛道,比如在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拥有一些具有市场代表性的产品,我相信这将是未来股票市场非常重要的投资机会。

破解基金版“东方快车谋杀案”

券商中国记者:你是从2015年开始加入内地公募基金行业,到现在已经有8年时间。这8年里,公募行业有哪些大的变化让你印象深刻?

王彦杰:我的一个较大感触是,整个行业的投资管理技能水平有显著提升。

我刚进入内地市场时,权益类公募基金的换手率非常高,可能有800%甚至1000%以上,持仓周期大约只有一个月,在我看来,这并非投资,而是交易。

2019年以来,许多基金经理开始从交易转变为真正的投资,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价值投资理念。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资产管理行业投资水平的上升,无论是行业还是投资者,都呈现出一个比较正面的发展。

券商中国记者:“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一直备受业内关注,在你看来,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王彦杰:从数据来看,确实如此。关于这个问题的产生以及如何解决,我想到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车上出现了一名死者,经过追查,发现所有乘客都是凶手。“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问题也类似,销售渠道、基金公司、投资者都有一定的责任,大家都有一定的改善空间。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投资者为什么不赚钱?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投资者在面对市场波动时,发生了错误的投资行为。但我们不能站在基金管理者的角度,让投资者自己成长,毕竟投资需要一些专业知识,我们不能期待所有投资者都具备这些专业知识。因此,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我认为有两个方面可以去努力:

首先,基金需要明确的产品定位,让投资者了解并根据风险回报需求进行选择。当然,更终极的方案是基金投顾,通过组合方式分散风险、降低波动,帮助投资者拿得住基金,并享受长期收益。

其次,基金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投资者教育。过去几年,基金行业已经在这方面做过很多尝试,通过投资者教育帮助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的观念,促进他们的成长。

实际上,投资者错误的投资决策并非只有在国内市场才存在,全世界都存在这种状况,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异。我认为,随着监管和整个行业在这方面持续努力,这种状况肯定会得到改善。

券商中国记者:今年是公募基金行业25周年,你对推动行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有哪些建议?

王彦杰:首先,公募基金存在一个现象,即基金数量比股票数量还多,同质化严重。实际上,既有的产品可以做得更好,不需要在类似的产品、策略上反复进行首发。公募基金应该追求高质量发展,而非仅仅关注产品数量和规模,这个方向值得同业共同努力。

第二,基金经理应该严守自己的核心策略和合同承诺的投资方向,而不是采用挂羊头卖狗肉的方式博取短期业绩。这样即使短期业绩可能较好,但长期来看,也不利于投资者对整个行业的信任,而金融行业建立在信任两个字的基础之上。

此外,监管鼓励基金公司让利投资者,这是很好的方向,我们愿意积极响应,以期让整个行业走得更长远。

责编:汪云鹏

校对:高源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