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注册制,真是大利好!_基金投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分析 >> 文章正文

这个注册制,真是大利好!

加入日期:2023-2-18 10:44:48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2-18 10:44:48讯:


现在的证监会在易会满主席的领导下,效率是真的高,政策是真的好。

别的不说,说了那么久的注册制,几任主席都没搞好,易主席搞成了。当然,确实是站在前任的基础上,但是说一句条件不成熟,继续试点又如何?想干的,条件不够,创造条件也要干,不想干的,条件够了,也要研究研究,终归是不肯放权。

为啥说这个注册制是个大利好呢,一共有165部制度规则,今日是不可能都看的,我们只看最重要的几条,也是市场最为关注的大的改变。

首先我最高兴的便是取消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

这两个委员会,光是看名称,大家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权利有多大了。老实说,证券市场成立33年了,注册制一直推不出来,与这个审核权有些人死不肯放手是有莫大关系的。最早之前,这个权利是掌握在证监会部门手中的,实践下来,这些人,因为手中握有公司上市与否的生杀大权,按中纪委的说法,就会被围猎,而有些干部就会甘于被围猎。

最后连证监会的某任副主席也成了阶下囚。

之后,总算是让了一步,这事交给专门的发行审核委员会去管。表面上,是选一些专家来为投资者把关,但实际上,把关的质量如何,大家也看到了。当然,这里面的问题就更复杂一些了,什么公司上市,哪些专家来审,理论上都是盲盒,所以主要就出现了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就一天时间看一下报表,听一下汇报,很多理论型的专家,哪里知道那么多企业造假的手段?更何况这样走马观花一下根本识别不出来;第二个,虽然是拆盲盒,但拟上市公司可以预判你证监会的预判:你总得找个懂行业的专家吧?总要有几个财务专家吧,我事先把他们都腐蚀了,才花多少钱?毕竟你要搞公开化,就会公布所有专家的名单,所有专家加起来也不过100人,我把关系都搞好了,盲到谁还不都是我的人?

再说了,专家不都是证监会去请的吗?你不按证监会官员的要求来,下一届评审委员就不一定是你了。所以说到底,大权还是握在证监会手中。

还有重组审核,我一直写文章批判中国式重组,本来市场就喜欢炒作这种乌鸡变凤凰的事,所以这样的消息很难保密,你还加一帮审核的人进来,不客气地说,每多一个人,就多了一个风险点,这也是重组股恶炒不休的根源之一:重组审核委员会通过是最后一关,拿到这个消息就是拿到了确定性,而且是发大财的确定性,你要谁保密,不是考验人性?人性大多是经不起考验的,这已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了。

所以,这两个委员会,往轻里说,是无端增加投资者的成本,因为上市公司为了过会,必然会去勾兑有关的委员,要不然就要去造假,这样的行为都是需要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的,他们必然要通过上市捞回来,这样就决定了首发新股的价格会虚高。

更严重的,那些资产质量极差的,必然会出重金收买,而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所以我们普通投资者就会迎来许许多多的业绩变脸股、业绩造假股以及虚假信息股,从而落入接盘侠的泥坑,长久不得翻身。

而一些认真经营的好公司,如果不想搞歪门邪道,又不是有非常好的项目极度缺钱,就很难有机会上市。这实际上也是很多企业宁愿去境外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我比较看重的利好还有对新股上市公司发行股份的规模、发行价格等不设任何行政性限制。这也等同于放权,这样的事情,确实完全可以交给市场、交给投资者自己去判断,毕竟现在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力量已经相当壮大了。

不过,对于新股发行后,拿出多少比例上市这件事情,不知道有没有具体的要求?个人的观点是,除了原始股东、战略配售、中介机构要锁定三年外,其余新股应当一次性上市,现在总是小马拉大车,不用费劲就可以把小马拉得很高,然后在散户追高后,大部队再分批减持,形成一个价格虚高,最后温水煮青蛙(即散户)的局面。

而上交所将打新股数从1000股改为500股也是一个小利好,这样一个是可以扩大中签面,让大家都有机会中到新股,更加公平,另一方面,假设打新能赚,由于股数少,再涨也赚不了多少钱,总归是比过去少了一半,股票更加分散的话,也不利于庄家收集筹码炒作。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恢复现金打新,这样才是真正的市场用真金白银博弈,给出的定价或者说是估值才是最为合理的,然后中签就按资金的大小按比例分配,即与香港打新规则一致。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