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诠释基金经理的谦卑与傲慢?_基金投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分析 >> 文章正文

谁来诠释基金经理的谦卑与傲慢?

加入日期:2021-8-10 18:57:45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8-10 18:57:45讯:

文 | 李庚南 看懂经济专栏作家

当股市的起落无常让投资者心有余悸、楼市的调控让投资者无可奈何、网贷的雷声依稀在耳的时候,当保险也并不“保险”的时候,老百姓(603883,股吧)的钱袋子该如何安放?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如何实现?

在投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公募基金似乎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青睐。这似乎也是推动散户市场向机构投资者市场转换的有效路径。把钱交给有经验的基金经理去打理,通过基金的组合投资实现风险最小化或收益最大化,这无疑是基民们的“理想”。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基金投资的收益性不仅与投资者所选择的基金经理以及基金经理的投资经验、策略、实操水平相关,还受整个资本市场波动以及各种不确定性的影响。因此,基金投资也并非“稳赚不赔”的。今年以来,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市场大起大落、板块快速轮动,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基金经理的业绩都呈现明显分化。特别是公募基金二季报出炉之后,多只明星基金折戟,一些百亿级基金的业绩反不如中小基金,基金界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一旦基金出现亏损,特别是大面积亏损的时候,基金经理面临投资者的质问是不可回避的。一些明星基金经理从被基民们顶礼膜拜到被无情嘲笑,体验着前所未有的落差。最近网络疯传的一份《一点关于邱国鹭总的不成熟建议》,更是把私募大佬高毅资产的邱国鹭推上风口浪尖。投资者认为邱国鹭亲自管理的产品三年内跑输公司旗下的冯柳和邓晓峰的产品,建议邱总跟冯柳晓峰抄抄作业。而被怼的明星经理们或谦卑地道歉,或傲慢地回怼,形成了近来基金业内特有的“风景”:

“公募一哥”张坤反思,“回首自己以往的判断,发现有不少错误。我认为,对于未来5年行业竞争格局的判断难度恐怕只增不减。综合来看,如果正确,可能只获得一个平庸的回报率,但一旦错误,却面临不小的损失。在这样的赔率分布下,对于投资来说显然是高难度动作。”

交银施罗德基金经理王崇向投资者致歉,“我们错过了如新能源(车)等高成长高估值股票的大幅上涨行情,我们一直深刻反思,到底是自己的研究和认知没有到位,还是市场的定价水平远超过自己固守的投资框架内的买入持有标准。”

私募大佬、东方港湾但斌发文表示:“从业29年,东方港湾成立17年多,2021年也算经历又一次考验!今年除了美股正贡献,A股与港股,都是负贡献……”,表示做的不好只怪自己,也在内省中。

但也有面对投资者的质疑面无愧色、理直气壮者。在尺度笔记上,有网友爆料称,私募大佬林园在最近的一场直播路演时,面对投资人的净值亏损“质问”,怒怼客户,“志同道合你就买我的产品,不买我也从来不强迫,亏了就活该,要我道歉那是永远不可能的事儿,我这么有钱的人,怎么可能给穷人道歉呢,全世界没看见几个比我能的”。

显然,谦卑的道歉与傲慢的回怼,在互联网的透视下高低立现。但谦卑与傲慢的背后,有更多值得市场反思的东西。当基金出现大幅亏损的时候,为什么基民会对基金经理特别是曾经的明星经理质疑?面对基民的质疑,基金经理们为什么会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一切表面看不过是网络上的口水战,实际上则深刻地揭示了我国当前基金业的生态,以及市场各方需要反思的问题。

一方面,基金投资者如何树立正确的投资风险观?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投资戒条。作为基金投资者,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即对自己的风险承担能力有清醒的认识与评估,一个普遍的原则是“用闲钱投资”,切忌通过借款特别是违规挪用银行贷款去投资。其次,在投资之前对须对所选定的基金经理,及拟投的基金产品的特点、种类、基金公司等有充分的了解,切莫预期过高。同时要资产进行合理配置,注意适当分散风险。只有充分的了解市场,了解公司和产品的潜力,投资者选择基金产品所要承担的风险就是可控的。最根本的是,投资者应逐步培育价值投资理念,形成良好的投资心态,要摒弃一夜暴富、只赚不亏的幼稚心态。将这种心态放到对基金经理的认识上,就应该抛弃简单的“以业绩论英雄”观点,应更多地关注基金经理业绩背后的成长经历、投资理念及操作风格,不以一时之得失而论之。

另一方面,基金经理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善待投资者?

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之间本质上是一种信托关系,投资者是委托人,基金管理人是受托人。因此,“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应是基金经理最应守住的底线和初心。基金经理与基金投资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鱼与水的关系。试想,没有投资者的资金投入,包装得再好的基金也只会是一个空壳;没有基金投资者,基金经理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作为基金经理,应对手中执掌的基金保持应有的敬畏感,容不得肆意挥霍,因为它是投资者的托付。基金经理的初心使命应该是为投资者实现资产的增值,并以专业的风控最大可能避免投资者的损失,而不仅仅是自己的佣金或薪酬。基金经理或基金公司靠什么生存?是佣金吗?是投资者的信任,或者说投资者本为基金经理的“衣食父母”。

当基金投资失败或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做好投资者的安抚,让投资者相信自己已经尽力而不是偷懒甚至玩忽职守,争取投资者的谅解和理解方为正道。基金经理的谦卑,并不意味着是对基金损失补偿的(实际也不可能)承诺,而是对投资者应有的态度,至少是一种负责的态度,——让投资人亏得明明白白。而基金经理的傲慢,并非来自对基金勤勉尽职的底气,而是缘于对自我认知的扭曲。如果基金经理将自己置于投资人之上,以“救世主”姿态自居,把投资者视为“穷人”,不愿与“穷人”对话,显然有损基金业者的职业操守,也无异于自毁招牌。

当然,如何培育投资者正确的风险观,树立价值投资理念,构建基金经理与投资者之间和谐的关系,还需要健康的投资环境来维护,需要资本市场的公开、透明与规范运作。关键是努力消除信息不对称,建立起防范道德风险的有效机制。

需知,横亘于在投资人与基金经理之间的是信息不对称。恰是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和难以消解,才导致投资人对基金经理的不信任,也是阻碍更多储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关键。

在基金业领域的信息不对称包括事前信息不对称和事后信息不对称。事前非对称信息主要是投资人对基金管理人的能力和知识的信息非对称,如基金管理人的市场判断、风险控制、投资组合、选股等能力是高还是低。事后非对称信息主要是投资人对基金管理人管理行为的信息非对称,如基金管理人是否尽职尽责、是否偷懒、是否利用公司信息为自己牟利炒股票等等。显然,事后非对称信息是基金市场上最主要的矛盾。投资者把钱交给基金经理打理,至少是以自己的认知包括第三方知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事前信息不对称,建立起了对基金经理的初步信任;而基金经理在接受投资者委托后,是否勤勉尽职,是否遵守契约,是否操作合规,是否具备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是否存在内幕操作,这些靠投资者自身显然都无从得知。这恰是投资者担忧的方面,恰是投资者对基金经理质疑的方面,也恰是基金经理道德风险可能滋生的“土壤”。

因此,如何防范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是优化基金投资环境的关键。如何让投资人心甘情愿地将钱委托基金公司运作,对基金经理道德风险的防范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显然是一道世界性难题,需要行政化和市场手段的协同。一方面,需要监管的介入,通过强化对基金业监管特别是对信息披露、内幕交易、操纵等行为的监管,以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另一方面,最有效、最市场化的手段,或许是从利益机制着手,强化基金经理对基民的责任。或许通过改革基金经理的薪酬发放制度,将基金经理利益与基民利益捆绑,让基金经理成为基民,即要求基金经理直接按照一定比例购买自己的基金设定一定的锁定期,是一种可以探索的尝试。

值得探讨的是,当基金经理的价值投资理念遇到现实的、短期业绩拷问的时候,面对投资者质疑的时候,如何坚守初心。当然,前提是价值投资的真实存在。毕竟,价值投资并不等于长期投资。而且,基金经理的价值投资还需建立在资本市场价值投资确立的基础之上。再说,A股相信价值投资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懂经济。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