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逛街购物,也许就可以帮你找到大牛股 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学校 >> 文章正文

彼得·林奇:逛街购物,也许就可以帮你找到大牛股

加入日期:2018-6-8 13:10:06

  
给我带来投资灵感最多的福地:伯灵顿购物中心。
给我带来投资灵感最多的福地:伯灵顿购物中心。

  伯灵顿购物中心离我住的马布尔黑德镇有25英里,规模很大,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商店。像这么大的购物中心,美国全国大概只有450家左右,在购物中心里逛街心情舒畅,非常适合研究股票。购物中心就是众多上市公司激烈竞争的战场,不管是业余投资者还是专业投资者,每天到这里都能调查发现那些上市公司的业务状况如何变化:哪些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哪些公司日渐滑坡,哪些公司在进行业务转型。作为一种投资策略而言,我认为,到购物中心多逛逛,远远胜过相信证券公司的投资建议,也远远胜过自己翻遍财经报道到处寻找最新消息。

  许多股价涨幅最大的大牛股,往往就来自数以百万消费者经常光顾的商场。4家最热门的零售业大牛股是家得宝、Limited、盖普服饰和沃尔玛。1986年在这4只人人皆知的零售商股票上投资10000美元,然后持有5年,到1991年年底就会上升5倍增值到50000美元。

  在开车去伯灵顿的一路上会路过很多商店,这让我回想起了自己曾经买进卖出过的其他零售股。一出马布尔黑德镇首先路过的是两家Radio Chacks商店(Tandy公司所有,如果你在20世纪70年代初对它投资10000美元,到1982年股价达到最高点时及时卖出的话,就会赚到100万美元);接着会路过一家玩具反斗城,这只股票由25美分上涨到36美元,上涨了144倍;接着路过一家Kids“R”Us;接着一家艾姆斯百货商店(Ames),提醒我们一只股票的股价最低会暴跌到零;一家规模很大的眼镜店LensCrafter,这家公司的经营问题严重拖累了美国制鞋公司(U. S. Shoe)的业绩。

  下了高速公路后,走128号公路,从北面进入伯灵顿。这条128号公路周围,是20世纪60年代许多著名的投机气氛很浓的高科技股的发源地,如宝丽来、EG&G公司等,这个地区就是美国最早的硅谷。我先经过的是Howard Johnson公司,这是一只20世纪50年代涨幅极大的成长股。接着经过塔可钟公司,一只表现极好的大牛股,后来被百事可乐公司收购,又推动百事公司盈利大增。再接着经过一家叫Chili抯的辣餐厅(股票代码很有趣,正好是EAT),尽管我的孩子们极力向我推荐这家餐厅,但我还是错失这只大牛股,因为我自作聪明地认为:谁会喜欢这种辣味餐厅呢?

  伯灵顿购物中心的停车场,面积跟我所居住的马布尔黑德镇的市中心一样大,总是停满了汽车。停车场远端有一家汽车保养中心,屋顶竖着固特异轮胎(Goodyear)的广告牌。我曾在65美元时买进固特异的股票,但买入后股价下跌,尽管最近有所回升,但我还是相当后悔买入这只股票。

  伯灵顿购物中心布局就像个大十字架,四角有4座大楼,东边是乔丹·玛什(Jordan Marsh)商场,南边是法林商场(Filene),过去都属于开发商坎佩(Campeau)所有。有一天坎佩先生突然闯进我的办公室大谈零售业,列举出许多事实和数字,他对数字掌握得如此深刻,让我印象很深,所以我买了坎佩先生的公司股票,结果犯下大错。在北边有罗德泰勒百货公司(Lord & Taylor),现在属于五月花百货公司,是一只表现优异的成长股。西边是西尔斯百货,这只股票20年前创出天价,但20年来再也没有到过这个价位!

  走在购物中心里面,让我想起过去的小镇广场,有水池,也有长椅,还有很多大树;有年轻恋人在散步,也有老人在闲坐。只是过去小镇广场对面是一座戏院,而现在的购物中心广场对面却是长廊相连的4栋大楼;过去小镇广场上只不过有几家杂货店、药店、五金店而已,而现在的购物中心有两层,分布着160多家各种各样的商店。

  不过我到购物中心来可不是没事随便闲逛的。我认为购物中心是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绝佳之地,把许多很有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一排排集合到一起,连在一起,股票投资人可以一家接一家地逛,一家接一家地进行调研。在购物中心逛一天,你对上市公司发展前景的了解,要比参加一个月的投资研讨会收获大得多。

  唯一遗憾的是,伯灵顿购物中心里面没有一家证券公司,要不然,就在购物中心泡上一整天,观察各家商店进进出出的客流量大小,然后溜进证券公司买入人气最旺的商店所属的上市公司股票。这样选股当然绝非既简单又有效的选股之道,但我认为它还是比只听亲戚朋友推荐就随便买入强多了,这让我总结了第14条林奇投资法则:

  林奇法则:如果你喜欢一家上市公司的商店,可能你也会喜欢上这家公司的股票。

  食品口味和服装时尚的同质化,虽然造成了一种单调的文化,但却让零售业和餐饮业的投资者发了大财。在一个地方火起来后,几乎肯定就能风靡全国,包括甜甜圈、软饮料、汉堡包、录像带、养老保单、袜子、裤子、女装、园艺工具、酸奶,甚至殡葬安排等,都是如此。投资人如果能够慧眼识英雄,发掘到在亚特兰大起家,后来向西征服全美的家得宝公司股票;或者是在加州起家,向东风行全美的塔可钟墨西哥风味餐厅;或者是从威斯康星州起家,向南席卷全美的Lands扙nd公司;或者是从阿肯色州起家,后来向北占领全美市场的沃尔玛超市;或者是由中西部起家,后来扩张到全美的盖普服饰或Limited公司,都会让自己赚到一大笔钱,足够你环游世界,不用再辛辛苦苦地在购物中心或连锁商店一边逛一边研究股票了。

  20世纪50年代,投资零售行业股票很少有大赚一笔的好机会,因为那个年代以大规模生产概念和模具作坊而闻名,但消费者的购物和饮食习惯仍然非常多样化。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在他的《与查利同游》(Travels with Charley)一书中说,他和查利可以辨认出他们到的任何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有什么不同之处。但是如果现在把他们先带到伯灵顿,然后蒙上他们的双眼,再把他们带到华盛顿州斯波坎的某个购物中心,或者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某个购物中心,或者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某个购物中心,他们可能根本看不出各地的购物中心有什么区别,他们会以为还是在最初的伯灵顿购物中心。

  我从头到尾看到了利维茨家具公司股票上涨100倍的整个过程,这让我激动万分,这种感觉真是终生难忘,从此我十分热衷于零售业股票。零售商并不见得都能取得成功,但至少每个消费者都很容易在购物的同时观察他们的发展进程,这是零售股另一个吸引人的优点。你可以耐心观察一家零售连锁店,看他们首先在某一个地区获得成功后,然后开始向全国扩张,并且用事实证明在其他地区同样能够复制原来的成功,这时再决定投资也不迟。

  购物中心的员工更是具有内部人的优势,每天商店生意如何,一点也逃不过他们的眼睛,而且他们也很容易从同行那里得知哪家商店生意兴隆,哪家商店生意冷清。这些购物中心的经理的内部人信息优势,更是任何员工都比不上,他们能够看到每月各家商店的营业收入,这是购物中心用来计算商铺租金的依据。购物中心里任何一家商场的经营者都会一个月又一个月地亲眼看到,盖普服饰或Limited服装公司的生意有多么好,如果他们竟然没想到去买这两家就在眼皮底下的好公司股票,放着大钱不赚,那真应该被自己的老婆骂,自己打自己两巴掌!这种人坐失良机,实在是太可惜了。即使弄虚作假炒股票被判入狱的伊凡·博斯基(Ivan Boesky)也得不到这么好的内部信息。

  我们家没有亲戚朋友在购物中心工作,不然的话我会每周请他们吃三四次饭,聊聊商场的最新经营情况。不过我们家却有好几位喜欢购物的,对这些商店的了解仅次于在购物中心上班的员工。我的妻子卡罗琳现在要忙着照顾几个孩子,花在研究商品目录上的时间比以前少多了(她有几位朋友在这方面可是绝对的高手),不过后继有人,我们的三个千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各种商品的分析非常独到,连我这个公司研究专家也自叹不如。

  两年前,有一次我们家一起坐在餐桌旁边吃边聊,我的女儿安妮问:“生产Clearly Canadian饮料的是一家上市公司吗?”在我们家非常鼓励孩子们提出这一类问题。冰箱里塞满了Clearly Canadian这个牌子的饮料,我当然晓得他们非常喜欢这种新型碳酸饮料。可是我并未留心孩子们的提醒,下功夫仔细研究这家公司,我只是翻翻标准普尔股票指南,没看到这家公司的名字,我想肯定不是上市公司,也就把它忘到一边了。

  后来我才知道Clearly Canadian是在加拿大上市的公司,所以在只是记录美国上市公司的标准普尔股票指南上当然没有记载。我当时没有追根究底,真是大错特错。Clearly Canadian公司在1991年上市后,股价在一年内就从每股3美元最高上涨到26.75美元,之后又回调稳定在每股15美元。不到一年就上涨了几乎9倍,10年上涨9倍就让你乐得笑不动了,更何况是不到一年?毫无疑问,这只股票比我1991年在《巴伦周刊》上推荐的任何一只股票都要好得多。

  Chili抯辣餐厅也是因为我忽略了孩子们的推荐而失之交臂的大牛股。我那三个宝贝女儿非常喜欢这家餐厅,晚上睡觉时还要穿着这家餐厅送的绿色T恤衫。一看见孩子们穿的绿色T恤衫上餐厅的辣椒标志,就会让我后悔自己简直太笨了,竟然没把她们极力推荐这家餐厅的话当回事。唉!事实上有多少为人父母的,只会随便听信邻居的胡乱推荐去买什么自己根本不懂的金矿开采企业或商业地产开发公司的股票,却不知道跟着孩子们去购物中心逛街,这样就会发现这家盖普服饰公司的生意有多么红火,然后就会买入这只1986~1991年仅仅5年就涨了10倍的股票?即使直到1991年他们才跟着孩子们逛街知道了这家公司,这时买入也不算太迟,一年也能赚一倍,比市场上所有名声显赫的基金的业绩都要好得多。

  我们总认为自己的小孩是非常特别的,口味也是独一无二的,其实他们也不过是追逐同样时尚潮流的国际消费群体的一分子而已,全世界的孩子们对帽子、衬衫、袜子、牛仔裤的爱好品位基本没什么两样。因此根据我的大女儿玛丽总是喜欢从盖普专卖店买衣服,我可以非常有把握地断定,全美各地青少年也都喜欢从盖普专卖店买衣服。

  1990年夏天,我陪玛丽去伯灵顿购物中心二楼的盖普专卖店,给她买些准备在高中学校里穿的衣服,这让我第一次关注到了这家上市公司(作为一个在购物中心有着丰富调研经验的观察人士,我告诉你一个宝贵经验:在两层楼的购物中心里,生意最好的品牌专卖店反而都在二楼。购物中心的管理者有意如此安排,是想尽量让顾客在去最吸引人也是最赚钱的品牌专卖店时多绕一些路,多路过一些其他专卖店,好让整个购物中心多一些生意)。玛丽说她以前一点也不喜欢盖普的牛仔裤,可是现在她和成千上万个青少年一样,被盖普新推出的各种各样色彩缤纷的新款商品所吸引。可惜如同错失Chili抯辣餐厅和Clearly Canadian饮料一样,我又忽略了我女儿非常喜欢这个品牌的强烈买入信号,我痛下决心,今后一定要听女儿们的推荐,再也不犯同样的错误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华章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