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投顾方兴未艾 了解完这四点你再下单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学校 >> 文章正文

智能投顾方兴未艾 了解完这四点你再下单

加入日期:2017-3-20 7:39:16

  从主流平台来看,基本采取的是用户调查问卷的模式进行用户画像,问卷主要涉及人生阶段、家庭成员结构、投资目标、投资期限、投资产品种类、能承受的最大波动幅度、对投资波动感觉、亏损后反应、投资收益和回撤感受等。画像完成后提供6~10种不同标的的组合。

  投资者在考察目前各类智能投顾平台时,最好注意平台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高低,相对来说传统的金融机构在人力物力上更有优势,这也可以从提供组合的历史业绩、提供组合多寡来判断。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这两年投资界谈的最火的就是智能投顾,这一兴起于海外的模式不断进行中国式演进和发展,此前多为第三方理财机构等参与,近两年银行、 券商、基金公司纷纷涉足其中,热闹滚滚。

  究竟什么是智能投顾?海外称为Robo-Advisor,也称为 机器人( 300024, 股吧)投顾,顾名思义是自动化实现投资管理的一种应用形式。简单来说就通过智能手段(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在线为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提供符合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专业的资产组合管理服务,并收取较低的服务费用。

  这一模式兴起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2015年在海外获得大发展,2016年在国内市场也受到关注,不少人士认为将是未来的主流模式。投资者在尝鲜的同时需要注意四点:第一是注意甄别智能投顾的真伪,最好选择靠谱的平台或者机构推出的服务;第二注意投资组合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匹配度;第三注意投资组合跟投有效性,最好选择白盒模式产品;第四注意组合模式注定追求的是“贝塔”而不是“阿尔法”,最好降低收益率预期。

  目前来看,智能投顾业务在国内还处于发展初期,未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服务品质的提升空间。目前传统金融机构涉足其间采取免费服务模式,不少平台运作组合收益率也尚可,投资者可以适度关注下,从自身需求出发做好准备。

  各家模式不一

  良莠不齐需辨别

  目前涉足智能投顾业务的机构非常多,模式也较多,投资者需要甄别,最好选择靠谱的平台或者机构推出的服务。

  智能投顾的原理是,按照用户画像(风险收益特征)来用量化等智能手段帮助投资者进行大类资产配置。目前市场上智能投顾的机构和模式很多,从机构来划分可以分为第三方理财平台、 互联网平台、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等,相对来说传统金融机构布局这一类业务更“靠谱”。从配置资产对象来看,既有全资产配置的,如基金、P2P、A股、债券等均可配置;也有专门配置海外市场ETF品种;也有纯配置A股模式的;还有纯推荐自家平台P2P模式的;主流较为靠谱的机构多是以公募基金组合来落实大类资产配置的模式。

  此外,盈灿咨询曾发布报告显示,目前智能投顾平台用户进行投资的流程大致相同,可以分为风险测评、获得投资方案、连接账户、进行投资、更新方案、完成投资六大步骤。各平台在业务模式上有所不同,大概可以分为独立建议型、混合推荐型和一键理财型三种。

  盈米财富CEO肖雯也曾表示,国内智能投顾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国内第三方机构以海外ETF作为全球配置组合投资的模式,如弥财、蓝海财富等;二是证券公司的智能投顾,属于券商服务升级转型一个方向;三是包括盈米财富在内的银行、基金代销机构等,以公募基金作为智能投顾主要原料,进行基金组合资产配置模式;四是号称做智能投顾,实则把基金、非标资产等各类理财产品合起来做一个资金池,这一模式存在较大 法律法规风险,或要被取缔。而且,她认为未来公募基金组合将成为智能投顾的主流模式。这是因为公募基金品类丰富、门槛较低、运作透明、管理规范,特别是公募基金的交易机制,与股票交易机制相比更适合智能投顾。

  因此,投资者在考察目前智能投顾平台时,最好注意平台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高低,相对来说,传统的金融机构在人力物力上更有优势,这也可以从提供组合的历史业绩、提供组合多寡来判断,对于有些涉足P2P业务的平台尽量谨慎参与。另外,目前平台的门槛也不一样,多为1000万门槛,也有一些门槛为5000美元等,需要投资者参与时注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智能投顾业务正处于行业标准混乱的阶段,确实存在一些投机者打着智能投顾的旗号却行非法荐股和无牌照代销之事,也存在一些智能投顾或者私接基金、推荐高风险非标资产,投资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智能投顾业务所蒙蔽。

  用户画像精准度

  注意需求的匹配度

  智能投顾重点是体现两点,第一是智能,区别于人工投顾,更多采取量化等手段进行;第二是投顾,则是根据投资者不同风险偏好进行理财,因此各平台最核心是进行用户画像——了解客户需求,然后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匹配。因此投资者重点是关注平台用户画像精准度是否高,以及所推荐组合匹配度是否高。目前看这两方面都还处于初级阶段,都有提升空间。

  从几个主流平台模式来看,基本采取的是用户调查问卷的模式进行用户画像,比如用户问卷主要涉及的是人生阶段、家庭成员结构、投资目标、投资期限、投资产品种类、能承受的最大波动幅度、对投资波动感觉、亏损后反应、投资收益和回撤感受等。投资者回答这一调查问卷之后会分为几种画像,目前基本在6~10种左右,然后配置不同标的的组合。

  还有一种模式是,投资者根据自身流动性安排和风险偏好设计基金组合方案,其中流动性安排大致有三种,分别为短期0~1年,中期1~3年,长期则是3年以上;第二则风险承受级别,从低风险到高风险分为10级,这样分别对应大概10种组合。

  从目前来看,投资者智能投顾在国内刚刚起步,对用户需求的发现和把握还不够精确,也存在所提供智能组合的数量有限的情况。实际上,对于用户自身需求的挖掘是一个难题,首先是问卷设计本身就不够完备,其次是客户对自身需求可能了解度不够,第三则是不同客户不同生命周期也存在需求变化……这些都需要更精准的用户画像,以及更精准的用户需求匹配。

  据业内人士表示,智能投顾首先必须深度了解用户,针对每位用户的自身特点提供个性化的资产配置组合。资产体检就是在用户需求的大数据分析基础上,结合其资产分布现状给出千人千面的结果。因此,投资者在观察智能投顾平台时最好注意平台如何进行用户画像,以及平台所提供智能组合数量,组合是否丰富也是一个筛选方向。

  一家进行基金组合的平台表示,目前该平台已建立了大概上百个细分的分组,通过每个用户操作习惯等会依次落到大类分组和子类分组,不断的往下漏,对整个客户的本身的属性进一步挖掘的过程,这是未来发展的一种方向,未来也会将风险和产品匹配机制做到更完善。

  确实,从目前趋势看,未来目标客户的风险判别会引入更多的数据来源,而不仅仅是用户画像,比如说历史投资交易记录、社交数据等。

  调仓的白盒模式

  以及调仓的及时性

  智能投顾一个较大优势在于投顾的持续性,可以根据用户生命周期的变化、市场变化、需求变化等进行资产配置的调整等,在目前这一阶段建议投资者选择“白盒”模式的智能投顾平台。

  智能投顾的“调仓”实际上涉足几个方面,第一是“调仓”能力问题,背后所反映的是智能投顾平台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这也是最为核心的一个方面。在近两年股市、债市波动较大,国内外市场黑天鹅事件频出,基金、股票等数量庞大丰富,做好资产配置并不容易,相对来说传统的金融机构这一能力更强大,也需要投资者对平台这一能力多加考察。

  第二是“调仓”的白盒问题,目前国内并有针对相关业务的专门法规,因此并不能做“全权委托”业务,多数专业金融机构的此类平台采取的是用手机短信等模式推送调仓信息,再由投资者自行操作的方式解决,而这一调仓对象和配置比例都是“白盒”模式,若没有采取这一模式的平台需要谨慎。投资者若参与过智能投顾业务,也需要注意有相关调仓信息及时跟踪,不然错过机遇因此没有获得较好收益。

  第三则是注意“调仓”的频率问题,目前来看有些平台的调仓是按时调仓,比如说每两周或者每个月调仓一次,有些是按照市场走势不定时调仓,无论采取何种模式,都需要注意调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能力的投资者也可以根据调仓的效果进行回测分析,也是考核平台大类资产配置及投资能力的一个好办法。

  “平台调仓其实有从高风险到低风险的,也有低风险到高风险的。每一步客户可以清楚地看到调仓理由。客户认可,就可以跟投。在这个层面上,很大程度上帮客户避免那些系统性的风险。”业内人士表示,比如去年底债市大跌等极端情况尤其可以考察平台配置能力。

  此外,还有一种智能投顾的模式是量化策略进行配置,属于智能调仓。比如3月18日才上线的金斧子旗下子品牌滚雪球基金推出智能投顾 “基智1号”,通过不同行情下,股票债券资产组合比例的灵活调整规避风险,获取收益。该款产品选择 景顺长城沪深30指数增强股票投资基金和 景顺长城景兴信用纯债A债券投资基金作为组合标的。这一个模式完全是量化策略,根据市场情况自动调节在基金中的比例,投资者若认可这一策略可以布局,可以智能调仓。

  目前处于初级阶段

  投资者需降低预期

  有小伙伴疑惑,究竟智能投顾的优势在何方?其实智能投顾的优势是可以做最优资产配置、战胜人性弱点、快速提供方案、降低服务门槛、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在这些优势面前,就意味着投资者所面临的是一个普惠的方案,追求的贝塔收益而不是阿尔法收益。

  肖雯就表示,所谓智能投顾的“投”指的是运用量化算法,通过资产配置获得市场系统性收益。市场对“投”存有一个误区,认为一群特别牛的团队搞出一个特别牛的算法就能把智能投顾做成。其实“投”本质上是追求“贝塔”的能力,也就是获得系统性收益的能力,而不是追求阿尔法超额收益,超额收益注定是小众的,小众是不能普惠的。

  而另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目前智能投顾业务在国内可以说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投资者的资产配置理念相对薄弱,大多数投资者缺乏长期投资的理念,有待通过持续的投资者教育进行引导。

  “目前不少投资者普遍对财富管理的预期有三个特征:高收益、期限短、无风险。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让不少投资者非常幸运地享受了此类红利,但不能将这理解为常态。”肖雯表示,中国理财市场面临着理财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构,从金融常识和风险收益对等最基本逻辑来讲,“高收益、期限短、无风险”的产品是难以存在的,投资者需要在理财价值观上慢慢接受这一事实。

  此外,智能投顾在国内发展也有一些劣势,比如 美国市场有近1800只ETF,产品种类繁多;而沪深两市上市ETF合计数量不过130只左右,且大多属于传统股票指数型ETF,而债券型ETF、商品型ETF等数量有限。此外,目前国内资产进行海外投资仍然有监管要求,不能真正覆盖各个大类资产,难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有些平台仅仅涉及自家基金或者一部分基金,可能覆盖度有限,投资者也可以关注下其组合业绩是否具有吸引力,选择投资实力强悍的品种。另外有些平台在基金调仓等方面不能及时降低费用,也可能存在实际费用较高的问题。

  智能投顾在国内仍处于初级阶段,但确实是未来的一个大方向,投资者可以密切跟踪。

(责任编辑:冉一方 HN058)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