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基金:业绩、品牌、悖论_财经_证券_股票

我看基金:业绩、品牌、悖论

加入日期:2010-1-18 8:58:32

  尽管2010年的第一周的基金销售状况显示,相关基金的销售并不乐观,其势头延续过去一个多月的低迷势头,但目前看,这种状况因为最新一周若干业绩较好的基金入市发行而有所改观。

  来自业内的消息,近期发行的几只新基金的销售情况,相比新年第一周有所好转。这一方面有政策效应的影响,有股市震荡向上势头的影响。但最关键的还是,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再起作用。这表明,相对于去年的看品牌,今年年头上的发行升温,还是有一定理性因素的。

  而这个状况能否就此改变上期的募集水平,仍然值得继续观察。事实上,上上周的发行规模曾经被市场寄予厚望,元旦过后6只基金先后发行,且均属于偏股型基金。让业界对跨入2010年后,新基金为股市的输血效应寄望甚厚,但无论,是否“千亿资金”真的落实,这发行的规模和速率还是没有出现。

  但现在的发行势头,似乎再度提示大家,只要管理人出挑,规模发行还是有盼头的。归根结底,一切靠的是基金管理人的业绩和品牌。

  但是这一切并非完全具有合理性。一方面,基金发行的规模本身和业绩是持悖论关系的。这个市场上的投资者都希望能买到业绩最出挑的基金,但另一方面,即便业绩能力再出挑,只要规模一放大,很多基金的管理仍然是有很大业绩压力的。更何况,这还没考虑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的适用性问题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华夏大盘(000011,基金吧)基金不开放申购是自有其道理的。

  另一方面,基金的短期排名和中长期的业绩有一定的负相关。而基金上一周期的业绩表现和下一周期的业绩表现的相关性更是负的。这或者可以用市场风格轮转来解释,也可以用均值回归解释,甚至用基金业绩魔咒解释,反正,这都是有其既往历史证明的。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购买去年前5名乃至前10名的基金,并不是买到业绩保证的做法,甚至有可能是买到业绩不保证的好方法。

  因此,回过头来看,这个市场可能真正有效地是选择业绩持续稳定,并排名在市场相对前列的基金(不是最前列的)。一方面,这些基金不会太吸引眼球,规模相对稳定,操作上容易些。另一方面,排名不是太极端的基金,受地心引力和自然规律的作用小些。

  说到底,就是一句老话:人多的地方,别去。

【作者:周宏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李毅)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