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进入加息倒计时金融体系严阵以待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外汇频道 >> 人民币动态 >> 文章正文

香港进入加息倒计时金融体系严阵以待

加入日期:2018-6-20 10:35:30

  香港进入加息倒计时 金融体系严阵以待

  特约撰稿 朱丽娜 香港报道

  香港加息倒计时

  官方数据显示,自2009年美国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直至2017年年底,流入香港的资金大约有1300亿美元。今年以来,随着美联储多次加息,因实行联系汇率制度,香港金管局跟随上调基准利率,但香港银行业为吸引楼市贷款而迟迟没有跟随加息,港元与美元的息差逐步扩大,市场由此套利并导致港汇多次触及7.85弱方兑换保证水平,香港金融管理局已经19次入市承接港元沽盘。同时香港楼市连创新高。

  多种因素交织下,随着美联储进一步加息乃至全球流动性逐步收紧,香港的金融和楼市能否平稳应对?事实上,香港政府、金融和银行体系早已严阵以待,即使在资金退潮后,也不至于成为众目睽睽之下“裸泳”的人。(辛灵)

  北京时间6月14日,美联储再次宣布加息。跟之前几次一样,香港银行业并未跟随,港元与美元之间的息差持续扩大。自今年4月中旬开始,由于港美息差引发的套利活动所致,港汇走弱态势明显,港元多次触及7.85弱方兑换保证水平,香港金融管理局已经19次入市承接港元沽盘,向市场买入约703.5亿港元。

  香港自1983年联系汇率机制实行以来,港元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HIBOR)基本与美元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保持同步,但美联储自2015年12月启动加息周期后,两者走势开始出现分化,息差持续扩大。且由于香港资本自由流动,同时港币的汇率相对稳定,因此港元—美元成为天然的较好的套息货币组合。

  “目前在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金管局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权,必须跟随美联储的加息步伐走,虽然金管局基准利率同步跟随美联储的加息步伐,但是市场利率未必及时反映政策的利率,香港的市场反应较慢,导致美元—港币利差拉大,汇率便先行动,港币贬值试探金管局底线,迫使香港市场利率抬升,跟随美联储的利率走势。”光大银行资管部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滕飞指出。

  数据显示,自2009年美国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直至2017年年底,流入香港的资金大约有1300亿美元。但在这场资金盛宴落下帷幕之前,香港的金融和银行体系早已严阵以待,即使在资金退潮后,也不至于成为众目睽睽之下“裸泳”的人。

  曾亲身参与指挥1997年港汇保卫战的前金管局总裁、行政会议成员任志刚认为,保持港元汇率稳定极为重要,也是香港货币政策坚定不移的目标,“港元是香港的唯一货币,香港作为外向型城市及国际金融中心,外来参与者比例很高,他们以港元交易都要面对外汇风险。”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政府早在资金未退潮时,已为银行及金融系统做好防震措施,因此香港具备高抗震力,应付各种资金流向带来的挑战。

  联系汇率机制提供可靠的“锚”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中国经济学家Chang Liu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金管局入市买入港元的行为恰恰说明了香港的联系汇率机制按照设想在运行,而非表明联系汇率制度面临挑战,“相反,我们更担心,持续的外汇干预,可能会导致本地的利率在未来几个月大幅上升,而让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面对压力。” Chang Liu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香港作为一个小型开放的经济体,金融服务业高度与高级市场融合,从而面对跨境资本流动的风险,而联系汇率机制则可以提供一个可靠的锚(crediable achor)。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曾在博客中指出,根据联系汇率机制设计而出现的“四步曲”:资金流出、结余收缩、港息上升、汇率稳定,完全是机制设计之内的正常运作。

  事实上,自从美联储开始加息以来,香港市场的利率已经趋升,以楼宇按揭常用作基准的一个月银行同业拆息为例,已从2015年底的0.22%不断攀升至逾1.7%的水平,创下近十年以来的新高。同时,在金管局19次连续入市买入港元后,港元的短端利率也持续上升。

  “自金管局买入港元后,香港银行间流动性有所减少,但总体流动性仍然充足,银行间结余仍然超过1000亿港元,但套利行为或会使港元兑美元汇率再次触及7.85的弱方保证范围,由此金管局再次买入港元,并进一步降低流动性,但预期不会对市场带来大冲击。”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从今年4月金管局入市干预前至今,香港银行结余由1700亿港元下降40%至目前的大约1100亿港元,使得市场普遍担忧香港市场的流动性是否会发生逆转。然而,总结余是银行用以应付日常结算的资金,只是本地银行体系港元流动资金的其中一部分。

  香港银行目前持有约一万亿港元的外汇基金票据和债券(Exchange Fund Bills and Notes)。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指出,这些是香港货币基础的组成部分,具有高度流动性,“在有需要时,银行可以将票据作抵押,向金管局以贴现率借入港元资金结算和周转。由于银行体系持有大量外汇基金票据,随时用以贴现,可以减低本港利率出现过分波动的情况。”

  根据香港金管局的统计数据,截至4月20日,在约16600亿港元的货币基础中,总结余占不足10%,而外汇基金票据和债券约1090亿港元,是货币基础的63%,可以为香港银行体系应付资金流出时,提供相当强大的流动性缓冲。这意味着,金管局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需要,通过调节票据的发行量来提升市场港元的流动性。例如,当一批票据到期时,金管局可以减少续期重发量,释放资金回流入银行体系,变为新增的总结余,这便能够提升港元的流动性。

  抗震能力大幅提升

  1997年索罗斯狙击港元,那场血雨腥风的港元保卫战很多人仍记忆犹新,亚洲金融危机也给香港经济和社会带来的严重冲击和教训。但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次贷危机后,香港的金融体系的抗震能力已大为增强,目前香港银行体系的总结余、货币基础和外汇基金的外币资产,都比廿年前倍增。

  “尽管面对大量的资金流动,但香港拥有大量的净外汇资产以及外汇储备来应对,因此外部的风险相对较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此前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并称赞香港政府过去数十年坚守保守的公共财政理财哲学,积累了庞大的财政储备,相当于25个月的政府总支出。香港本地银行的资本金、流动性储备远高于国际水准,银行的资产质素保持稳健。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银行在《巴塞尔协定Ⅲ》及各种限制下,国际炒家要像20年前那样借入大量港元资金去沽空港元,难度大为增加。如今香港的股票市场规模已突破30万亿港元,相当于1998年年底2.6万亿港元的12倍,投机者要重施当日“双边操控”的故技,在股市汇市上下其手,需要动用的资金或“弹药”将会是数千亿港元。

  回顾历史,每次香港出现金融危机,外汇基金都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98年,特区政府入市“打大鳄”,共动用了1180亿港元外汇基金买入港股,在港元保卫战中获胜并成功保住了香港的金融体系。

  因此,历届政府都极力增加财政储备,以防不时之需。特区政府在2017/18财政年度的盈余接近1500亿港元,截至今年4月底,香港政府的财政储备达到10979亿港元。事实上,特区政府持有的资产并不止万亿港元的储备。特区政府把财政储备连同其他资产存放于外汇基金,由金管局负责管理,投资股票和债券等。外汇基金目前资产总值4.02万亿港元,为历来最高。

  此外,香港的银行体系从各个维度来看都十分稳健。从香港银行体系的四个指标:盈利能力、资本充足率、特定分类贷款比率和流动性覆盖率着眼,对于香港在监管银行方面的成效便可一目了然。最新数据显示,香港本地注册银行的股本回报率达11.7%、平均资本充足率高于19%;银行特定分类贷款比率只有0.67%,流动性覆盖率高于150%。

  加息进入倒计时

  尽管特区政府坐拥上万亿港元的外汇储备,但持续用行政手段干预外汇的做法并非是长久之计,更理想的做法是,依靠市场利率的上升来减少套利空间,减轻港元贬值压力,使港元兑美元汇率回到正常的水准。

  然而,滕飞坦言,不可忽视利率快速上升对股市和楼市的影响。目前香港3个月Hibor水准已升至2008年以来新高。而在上一轮加息周期的末期2006-2007年,港股曾在金融危机中暴跌。他指出,目前香港楼市也屡创新高,单价约是金融危机前的2.5倍,是金融危机后低点的3.5倍。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香港楼价下挫了30%,在2015年底的那波调整中跌了20%。如果持续加息步伐,必然极大制约居民按揭贷款能力,对楼市造成较大压力。

  事实上,受借贷成本压力增加及利润减少的影响,已有个别中小银行率先将以最优惠利率为基础的按揭利息上限由P-3.1%上调至P-3%,变相加息10个基点(目前P为5.25%,实际按揭利率为2.25%)。

  同时,包括汇丰、中银香港在内的绝大多数香港龙头商业银行已于3月底开始陆续暂停定息按揭产品,这被认为是银行为将来上调按揭利息进行铺垫。尽管香港银行尚未正式上调最优惠利率,但自美联储6月宣布加息后,各大银行已开始纷纷提高存款利率,提前筹集长期资金。

  程实认为,预期资金成本进一步上升下,银行已开始上调定期存款利率来锁定较长期资金,“活期储蓄利率及最优惠利率暂时仍维持不变,但银行有望在第三季度上调相关利率。”

 

责任编辑:张海营

编辑: 来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