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破7是乌龙指?聊聊交易员也未必知道的真相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外汇频道 >> 人民币动态 >> 文章正文

人民币破7是乌龙指?聊聊交易员也未必知道的真相

加入日期:2016-12-29 15:13:39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文章来源:陆家嘴周师傅公众号

  昨晚,彭博、谷歌等交易系统和公开网站的外汇数据又一次让人胆战心惊:美元/人民币报价升破7。

data-link=

  注意:科普一下,破7,是指美元/人民币(即:1美元兑多少人民币,不是1人民币兑多少美元)升破7,不是跌破7。货币对的升或贬,要看A/B中的A,而不是B。很多媒体在报道时都不注意这方面的专业性,人民币一贬值,就说什么美元兑人民币跌破多少多少,真是笑掉大牙。

  而就在一个月前,曾经有过一次人民币兑美元(再次科普:要说人民币‘跌’,就只能说人民币兑美元跌,不能说美元兑人民币跌)离岸汇率跌破7.4的十八层地域价。这个价格,也是出自彭博终端。

data-link=

  燃鹅,央行昨夜紧急发声明:

data-link=

  这TMD的是怎么一回事?

  别急,周师傅跟你好好聊聊。

  本质原因不搞清楚,就永远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声音。

  首先要明白:外汇市场没有交易所(外汇期货除外)。记住,金融市场中,具有交易所的,都是股票、商品期货、金融期货、ETF基金、一部分交易所债券等。具体原因就不展开了,记住就行。你请周师傅一顿10块钱以上的沙县小吃,我就告诉你原因。

  那你要问:外汇市场怎么交易呢?难道通讯基本靠吼?

  没错!外汇市场的交易方式,是随着人类通讯方式的进步而进步的。最原始的时候,两百多年前,就是各个有外汇的银行家之间口头沟通。有电报之后,就通过互相拍电报。有了电话之后,就是通过电话沟通。

  革命性的发展出现在这么几个阶段:

  英镑兑美元汇率的第一次跨大西洋报价,发生在1858年,那是第一根跨大西洋电缆铺设完成的时候。那次的报价,是通过路透的电报报价系统完成的。

  对,就是你经常听说的路透社所在的路透公司。一百六十六年的新闻与数据服务,中立、专业是最大特点。但是,重点来了:它的主要利润来源,其实是给各个金融机构提供数据服务。新闻用来树立专业口碑,数据才是值钱的核心。直到今天都是这样。所以那时它才会大费周章地积极推动这根电缆的铺设。

图:第一根跨大西洋电缆的铺设场景图:第一根跨大西洋电缆的铺设场景
图:跨大西洋电缆铺设完成时的路径图:跨大西洋电缆铺设完成时的路径

  跨大西洋电缆从英国跨到美国。由于整个北美只常用美元、英镑两种货币,所以在汇率交流方面,这根电报基本上就只用来沟通英镑兑美元的汇率。所以从那时候起,“Cable(电缆)”这个单词居然就成了外汇交易员之间关于“英镑兑美元”汇率的‘黑话’。交易人员互相之间说Cable价格多少,就是英镑兑美元多少。

  这种通过电缆所建议的电报、电话仅仅凭语言和纸张沟通,直到1973年,发生了一次性革命性变化。这个变化,又是路透创造的:交易人员可以开始在电子屏幕上看到对方的价格。

  就是下面这台不起眼的机器。各个银行之间通过他们沟通价格。但当时的沟通效率依然不够高,主要是受制于当时没有互联网,电子化沟通的效率只能依赖于各台电脑之间点对点的联系。而且,路透专门定义了一套专业的外汇报价语言体系,也就是外汇交易员们的‘黑话’。这套语言体系已经写入金融教科书,直到今天还在广泛使用。

路透的Reuters路透的Reuters Monitor Money Rates Service终端机

  之后的1981年、1989年、1992年、2010年,路透公司都对外汇报价系统做出了革命性的创新,特别是1981年发明的Dealing系统,基本上成了检验外汇交易员资深程度的工具。

图:路透Dealing3000图:路透Dealing3000

  直到今天,路透公司(已与汤森公司合并成汤森路透)的外汇交易系统仍然占据了外汇交易市场近30%的第一名份额。

来源:2016来源:2016 - Global FX Market Overview, FX Venues by Aite Group

  时间到了1980年代,那是金融自由化、金融市场交易业务方兴未艾的时代。有个叫迈克尔·彭博的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对,就是那个后来当上了纽约市长、今年还帮希拉里拉票的老头——当时他被所在的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公司”扫地出门而裁员。并不是他做得不好,其实他做得非常优秀。只是公司被另一家投行Phibro收购了,因为政治斗争而打包走人,不过因为他是公司股东和高管,赔了他1000万美元——这在当时也算是个天文数字了。

  所罗门兄弟公司不会想到,这次裁员,裁出了一个日后在金融数据和政坛都叱咤风云的人物。迈克尔·彭博擅长做债券交易。那个时候债券交易系统奇烂无比,很多计算要手工进行,有时候甚至要休市一天来处理头一天的交易计算。他深刻体会到其中的痛苦,于是盯住了这个机会,开始拉上投资银行巨头美林集团,一起开发全新的债券交易系统。

图:1989年的彭博终端图:1989年的彭博终端

  随着彭博终端的发展,数据服务也延伸到路透一向擅长的外汇领域。两家开始了你追我赶的竞争。到今天,两家公司的金融终端,霸占了全世界金融市场交易员们的桌面,提供股票、私募股权、外汇、债券、大宗商品、衍生品、宏观经济、研究报告、卫星地图、社交网站舆情监控等各种你想得到、想不到的数据。

图:现在的路透终端EIKON图:现在的路透终端EIKON
图:现在的彭博终端图:现在的彭博终端

  说回来,昨晚的破7价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你有没有发现,出现破7报价的,是彭博的系统,而不是其他家交易系统。 

  前面说过,外汇的主要交易系统,第一名路透,以及第二名、第三名的FX Connect,彭博的FXGO。不同的银行、外汇经纪公司会在这几个交易系统上报价,你到FXT,我到FX Connect,他到FXGO,或者同时在这个几个系统上报价。

  说得通俗点,这和你同时在微信、微博、Twitter、Facebook上发朋友圈求关注、或者同时在天猫、京东、eBay上开店卖东西求买家类似。只是交流的都是外汇价格而已。

  问题马上就来了,很多不同的银行在报价,那么各个平台怎么向市场公示此时此刻的汇率呢?

  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技术概念:报价与成交价的处理。

  举个例子,关于卖出100万美元换人民币的报价,三家银行报价如下:

  工商银行:6.9600

  汇丰银行:6.9605

  宁波银行:6.9608

  注意,三个报价,谁卖得最便宜?工商银行!如果这时建设银行想买100万美元,当然找工商银行买!

  于是,在这一交易时刻,有三个报价,但只有一个成交价6.9600。

  所以,昨天的破7,其实是在彭博的FXGO系统上,蒙古一家银行Golomt Bank的报价。也就是说,这家银行愿意按7.0卖出美元换人民币。

data-link=

  这个价格比当时那一瞬间普遍的报价水平贵了多少呢?0.02到0.03美元,也就是外汇市场上说的200到300个点子(再次科普:注意是点子PIP,不是基点BP哦。因为美元是基准货币,人民币的变动是PIP不是BP)。在当时那个时刻,这真的是贵得太离谱了!

  因为,只有它一家银行报这个价,肯定没人鸟它:你美元卖这么贵,傻子才来买。

  但是,如果真有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银行也在这个价位报价,那么很可能市场真的走到了这个位置,其它银行发现报价在往这个位置走,很可能就纷纷跟进了。

  外汇市场就这样每时每刻在不同的交易平台上起起伏伏。

  这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各家交易系统上,收到很多报价,到底怎么向市场发布最新的价格呢?像刚刚提到的明显比正常价贵了很多的价格,要不要显示出来?

  这个问题,各家交易系统的处理方式就不一样了。

  剔除错价的做法

  这种做法,对于不靠谱的价格,是一定要剔除出去的,因为明显不可能成交,只会误导市场。

  那么,怎么判断是不是靠谱呢?这凭常识也能想到:根据同一价位附近的报价数量。如果只有一家银行或经纪商报出一个明显偏离当时价格的报价,先不把这个报价放到综合报价上。等到第二家、第三家也报这个价格时,才由算法决定要不要显示这个价位的报价。

  通常,由于外汇交易是全世界都在参与,非常频繁,所以这个处理过程会非常快,快到不会影响实际交易。

  那具体到底是第几家报价商在同一价位附近报价的时候,就会显示呢?这个就取决于采取这个做法的交易系统自己的算法设计了。

  由于最近连续几次乌龙指都没有体现在路透的报价系统上,所以我猜路透是进行了错价过滤的。

  保留错价的做法 

  这种方法认为,要最大程度地反映市场的全面性。错价?人家愿意报,不关我的事。我只管传递市场信息。我要把所有的报价都显示出来。

  彭博就是这种做法。

  这就是为什么上次和这次的乌龙指错价,都是出自彭博的报价。

  说白了,剔除错价的做法追求“靠谱”,保留错价的做法追求“全面”。

  那,哪个方法好?

  这个问题就像倚天剑和屠龙刀哪个更厉害一样,没有正确答案。

  报价系统的算法竞争是完全公平的,终归会由市场来检验。剔除错价是一种对价格可靠性的保障,也就是说,尽量让报出来的价格靠谱,不要把幺蛾子都放出来。但同时,它也面临以彭博为代表的追求“不纠错的全面报价”的系统商的挑战。因为,把所有的极端报价(虽然很有可能是错价)都显示出来,对于交易速度越来越快、极端行情越来越多的外汇市场,也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反过来,这也是对错价过滤技术的不断挑战。

  另外,昨天央行的公告中,还特别强调了,在岸成交价并没有破7。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在岸,成交价。

  在岸,就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系统的交易——好比你在国内的微信朋友圈或者在淘宝京东卖货。顺便提一句,这个系统是路透在2005年提供技术指导而帮助搭建的。

  离岸,就是海外交易市场,各个银行在路透的FXT,FX Connect,彭博的FXGO,ICAP的EBS上交易——好比你跑到Facebook,Twitter上发朋友圈,或者跑到eBay上开店卖东西。

  成交价,就是具体每笔真实成交的价格,而不是报价。在各个市场,不管是境内还是境外,你能看到实时成交价,给你参考,而且只要有一笔就显示一笔,但是肯定看不到具体的成交银行、成交量。原因很简单:金融市场的底牌要是都透明了,那市场就乱套了,就和你炒股票要是知道每个基金、散户手上的实时筹码,那市场就别玩了。

  所以,昨晚的破7报价,是一家蒙古的银行报的不靠谱的错价。彭博的报价系统只管直接显示,不做纠错。谷歌直接拿的第三方www.xe.com网站的数据,该网站也没有进行错价过滤处理。

  至于错价要不要剔除?没有标准答案,见仁见智。

  最后,你肯定会问我:周师傅,原来这是个技术问题,那从市场的角度,美元/人民币会破7吗?

  周师傅没有尼古拉斯金涛那样的预测能力,只能送你一段圣经经文:

  《圣经·旧约·传道书》第三章第一节: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

  文章来源:陆家嘴周师傅公众号

编辑: 来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