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明年将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外汇频道 >> 人民币动态 >> 文章正文

上海自贸区明年将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加入日期:2014-11-3 9:09:13

  上海自贸区正在研究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案,不仅要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还将在政策透明度上,进一步解决好“能进不能干”的问题。

  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11月2日,在“第2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当前上海自贸区正在研究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案。

  上海市市长杨雄在会上提出了四方面的考虑,一是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再推出一批新的开放措施,编制2015年负面清单。二是要进一步推动自贸试验区和国际金融中心的联动建设,健全本外币一体化的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三是要深化贸易便利化改革,尽快实施货物状态的分类监管试点。四是要推进事中事后的监管,加快建设监管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和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我们要建设的自贸试验区,应该属于开放度最高的一类自由贸易区”,杨雄说。

  解决“能进不能干”的问题

  关于正在编制的2015负面清单,可能会有哪些变化?

  在10月29日上海市人大举办的“自贸区建设”专题代表书面意见督办活动上,上海市商务委秘书长俞建明透露称,今后负面清单的编制与修订将继续把握三原则:进一步提高开放度、增加透明度、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

  比如,在负面清单的表现形式上,考虑更加与国际接轨,在现有“行业分类”和“特别管理措施”两大栏基础上,增加“依据”一栏,明确相关特别管理措施的出处,这与国际通行的负面清单也是一致的。

  在政策透明度上,要进一步解决好“能进不能干”的问题,对清单内的特别管理措施,最大程度讲清楚,避免原则性的表述。对清单外的行业,着重对涉及业务准入的审批事项做梳理,最大限度发挥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积极性,更好做到“能进也能干”。

  自贸区一年第三方评估高

  在上海自贸区一周年之际,上海市政府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普华永道、上海财经大学等五家中外研究机构分别进行了第三方评估。

  第三方机构的综合评估报告反映,自贸试验区在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监管方式等方面实施了众多的创新举措,取得了重要突破,打造了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对全国范围的改革开放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实践是一次突破性的政府管理制度创新,是从管制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重大思维方式转变,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市场的主导作用明显,企业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和政策措施的综合满意度较高。

  同时,第三方评估报告认为,自贸试验区的试点进展与建设具有国际水准、开放度最高的自贸试验区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拓宽贸易监管创新试点范围、加大金融改革力度、改善政府服务体系等建议。

  从2013年负面清单的190条特别管理措施,到2014年的139条,上海自贸区版的负面清单已经在一年中有了很大变化。与之相匹配的是,自贸区已经推行了两批共54项扩大开放措施,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37项(金融服务领域5项,航运服务领域9项,商贸服务领域5项,专业服务领域12项,文化服务领域2项,社会服务领域2项);制造业扩大开放措施14项,主要注重与产品的研发、设计等环节;采矿、建筑业3项,主要着重于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目前2013年推出的23项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均可实施,11项已经有项目落地。

  俞建明说,下一步会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

  (编辑:fg)

编辑: 来源: